建立基因调控网络,揭示骨形成的新机制
建立了“肾骨系统基因调控网络”,揭示了“肾主骨”理论指导下“骨代谢动态调控规律”的新机制,发现了中医“肾主骨”理论内在联系的物质基础与调节规律。
利用38种肾精亏虚型及相关转基因、基因敲除等动物模型,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系统开展了“肾主骨”物质基础和调节规律的研究。观察到自然衰老小鼠(衰老性肾精亏虚型)、5/6肾切除小鼠和卵巢切除大鼠(诱导性肾精亏虚型)、可的松诱导大鼠(肾阳虚型)、环磷酰胺诱导小鼠(肾阴虚型)都出现皮毛暗淡无华、活动减少、生殖能力低下等“肾精亏虚”的表现,同时骨量丢失明显。“肾精亏虚型模式动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数量降低,成骨分化功能降低、破骨细胞功能活跃,导致骨量减少,骨小梁稀疏[Menopause,2012(19):1156-1164];自然衰老小鼠骨组织BMP2的表达水平随着衰老逐渐降低;5/6肾切除小鼠和卵巢切除大鼠骨组织BMP7表达降低;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受抑制[Front Biosci,2012(4):1224-1236]。
利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首次发现BMP2在软骨内成骨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可以调节BMP4的表达,共同调控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JCS,2011(124):3428-3440];BMP2还可以同时诱导Runx1/2/3的表达,参与调控骨与软骨早期分化,进而调控骨代谢[JBMR,2005(20):1624-1636;JBMR,2007(22):1260-1270]。利用基因敲除小鼠,发现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以与BMP2/4/7信号通路相互影响,共同上调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功能,共同促进骨形成[JBMR,2009(24):12-21]。并通过增加OPG表达,下调RANKL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JCS,2009(122):3566-3578]。Wnt/β-catenin异常过度激活也诱导骨质增生和异位骨化[Arthritis Rheum,2012(64):2611-2623]。并发现Smurf1诱导Runx2降解,调控BMP信号通路,证明了“骨赘来源于软骨细胞”[J Biol Chem,2006(2816):3569-3576],被Nature Medicine[2011(17):1594-1601]引用,证明该成果有助于发展组织再生医学。发现Runx1及亚型在调控B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过程中具有直接的作用[JBMR,2005(20):1624-1636],被Science[2012(336):717-721]引用,证明本研究开拓了干细胞促进软骨修复新领域。发现β-Catenin和Smad3基因在调控骨与软骨代谢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ArthritisRheum,2008(58):2053-2064;Spine,2009(34):1363-1369],被Nature Genetics[2011(43):121-8]引用,并在临床试验研究中得到证实。
研究结果证明了BMP2/4/7、Wnt/β-Catenin等作为“肾骨系统”之间的物质基础,实现了“肾”对“骨”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了BMP2/4/7、Wnt/β-Catenin等调节骨代谢的机制与规律,首次建立了“肾骨系统基因调控网络”,揭示了“骨代谢动态调控规律”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