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大功能模块
(1)数据采集模块 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系统的核心之一就是结构化的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包括住院系统和门诊系统)。该采集系统不同于传统WORD文本形式电子病历,而是高度结构化的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在临床医疗信息特别是中医临床信息标准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术语库,使中医疾病的症状体征、证候分类、疾病诊断等临床名词术语的使用更加规范和准确,提高了中医病历的书写质量。由于建立了各种模板,同时研发了如点选、多选、智能选择、图像选择等10余种提高速度的方法,实现首次病程、病程等内容自动生成,以及患者预诊信息自动导入等功能,使病历书写更加方便和快捷。目前,书写一份高度结构化的中医电子病历,熟悉的医师只需要20分钟,大大提高了书写的效率。同时,在数据采集模块中,还增加了许多科研辅助的内容,如量表的管理与自动填写计算、临床观察表(CRF)自动生成、结局管理、随访管理等功能,满足了临床科研一体化的要求。
(2)质量控制模块 系统质量控制是结构化病历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可溯源性和全面性的保证;是结构化数据的采集能够满足临床科研目标的保证;要确保实时跟踪临床科研任务计划执行进度。医院管理部门质量管理人员与科室或课题组质量管理人员按不同权限实施质量控制,严格的质控制度与技术共同构成的质控体系,贯穿于三大平台所涉及的数据采集、数据转储和数据分析的全过程。系统质量控制模块具有如下功能:① 时限性质检。医务人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病历的书写提醒,避免文档缺写、漏写、延时书写。② 痕迹管理。记录用户操作及修改信息,提供修改痕迹对比,使系统具有可追溯性。③ 过程质检。质检工作站可完成时限性检查和内容性检查,病历审核。④ 终末质检。可进行有关质检评分与统计工作,生成各种报表。病历质量自动监测、审查、评分和考核。⑤ 数据跟踪。确保数据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可以回溯;也可以保证数据在系统间迁移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3)数据分析模块 该模块针对全部临床数据,实现数据预处理、大容量数据的分类存储管理、数据挖掘和多维检索展示等功能,具体包括:① 数据预处理:包括对临床研究多中心数据的数据抽取、转换和导入处理,并以临床术语库为基础进行数据规范整理,形成可分析利用的临床数据集和多维数据库。②数据存储管理:对通过前处理导入的临床数据按照临床信息模型进行组织和存储管理。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依托,实现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和存储备份,能够支持日常的数据查询和数据导出等操作。③ 数据挖掘:在数据整合和规范数据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研究类型所提出的不同分析需求,对临床数据集进行多种应用分析。具有数据集预处理、挖掘分析和可视化等分析处理功能。④ 多维检索展示:在Web环境下,以多维数据模型为基础,提供临床数据的多维检索和分析展示功能,以显性的临床知识探索分析为主要内容,能够满足临床研究人员即时数据访问和查询的需求。
(4)数据集成模块 该模块旨在实现电子病历系统与医院其他各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通过元信息存储或数据导入的方式,实现电子病历数据采集过程中对医院其他信息系统数据的访问和交互。针对医院不同信息系统数据源的特点,数据集成模块具备元信息管理和数据导入两个主要功能:①元信息管理:通过建立元信息,对PACS和LIS等系统的数据实现联机访问,实现在电子病历使用过程中对相关信息的浏览访问,其实际数据仍存储在PACS和LIS等原系统的数据库中。② 数据导入:实现对LIS和HIS等与病历相关数据的自动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