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 语
晁恩祥、洪广祥、王烈3位国医大师在肺系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方药等各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辨治系统。尤其可贵的是在中医理论方面有所创新和发挥,具体体现在:创新并丰富了“风邪”学说,挖掘“风咳”和肺系过敏性疾病的关系;创立肺病之“八法八方”用于呼吸系统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提高了临床疗效;重视“肺阳”,立足“治肺不远温”学术思想,逐步形成“全程温法治疗肺病”的观点;发展“宗气”理论,提出补虚泻实是慢阻肺的全程治则;创新性地提出小儿“哮喘苗期”理论和“哮咳”概念;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小儿哮喘三期分治的诊疗体系。
3位国医大师在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挥均是与时俱进的。他们立足于当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人体生理和病理情况的变化,基于长期临床实践和密切观察,掌握了当代人体疾病谱变化的规律,以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的理、法、方、药。晁恩祥针对近年来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的情况,发掘丰富了“风邪”学说,挖掘“风咳”理论,从风论治过敏性肺系疾病取得了良好疗效,并对顽固性咳嗽、慢性咳嗽、肺内病变、顽固性发热等疑难病症开展重点研究。洪广祥针对目前呼吸道疾病抗生素过度使用,损伤“肺阳”导致疾病迁延不愈现实情况,重新重视“肺阳”,形成独具特色的“治肺不远温”和“全程温法治疗肺病”学术思想。王烈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和体质,发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优势,提出小儿哮喘“苗期”理论和三期分治诊疗体系,提高了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晁恩祥.对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几点意见[J].天津中医药,2009,26(4):265-267.
[2]晁恩祥.“风咳”证治探要[J].江苏中医药,2008,40(7):8-9.
[3]晁恩祥.咳嗽变异型哮喘证治[J].世界中医药,2006,1(1):37-40.
[4]晁恩祥.中医防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法运用概况[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14-18.
[5]晁恩祥.慢性阻塞性肺病若干问题之我见[J].江苏中医药,2006,27(7):9-10.
[6]洪广祥.痰瘀伏肺是哮喘发作的夙根[J].江苏中医药,2007,39(6):1-2.
[7]洪广祥.补虚泻实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通报,2006,5(4):5-7.
[8]洪广祥.论宗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通报,2006,5(1):5-8.
[9]洪广祥.全程温法治疗哮病之我见[J].中国医药学报,2003,18(5):306-308.
[10]洪广祥.论痰瘀伏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中医药通报,2006,5(5):7-9.
[11]王烈,孙丽平,王延博.三期分治序贯疗法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热哮)107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4(2):102-104.
[12]王烈.精治细防根治哮喘[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3):8-11.
[13]王烈.小儿肺系常见病证的选方用药[J].新疆中医药,2003,21(2):36.
[14]王烈.哮喘苗期辨治经验举隅[J].山西中医,2002,18(6):9-10.
[15]王烈.小儿哮喘的总治法与分治法精要[J].中医药学刊,20(4):407,414.
(执笔人:张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