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肾风”病名

1.首创“肾风”病名

《内经》时代就有肾风的病名。在《金匮要略》中,不仅论述了风水治则为“汗出而愈”,并设立了疏风化湿的越婢加术汤等方剂,成为后世治疗急慢性肾病的准绳。《诸病源候论》谓:“风邪入于少肾,则尿血。”明确提出风邪入肾内扰而致尿血不止。任继学首创“肾风”作为独立病名,认为肾风的病机在肾,与喉相关,咽喉是肾风发病之源。治疗上常选用解毒散结之金荞麦作为喉症的要药。并针对肾风的不同证型特点,而灵活地采用调治肾风的手段,经多年研究观察,收效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