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易兼夹转化
2025年08月10日
3.易兼夹转化
湿邪的性质,决定它具有容易兼夹其他邪气的特点。吴鞠通以其切身体会,发出“盖土为杂气,寄旺四时,藏垢纳污,无所不受,其间错综变化不可枚举”之感叹。兼症除影响它脏所出现的症状外,还可兼寒、兼热、兼暑、兼风、兼瘀、兼气郁、兼饮邪、兼停食等等不同。
湿邪可与其他外邪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湿痹病,湿邪与风邪同时侵犯人体筋脉关节,可见发热恶风,四肢酸楚,关节肿痛困重,屈伸不利。湿邪与寒邪同时直中脏腑而致脘腹冷痛,呕吐清水,泻下清谷,肠鸣水声。暑湿伤人,可见身热不扬,午后为甚,胸闷呕恶,食少倦怠,大便溏薄,小便短少。湿邪与热邪同时伤人而为湿热证,可见发热心烦,胸满,口渴而不思饮或关节肿痛。若湿热下注大肠,可见腹痛,便泻不爽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其他外邪伤人亦可导致湿病。如“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外感病的先导,风邪伤人肌表,致卫外功能降低,使湿邪易于侵入人体,造成风湿病。又如寒邪伤人,易寒凝气滞,损及脾阳,致水湿运化失常而生寒湿证。在湿病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湿与其他邪气可相互转化。如体质阴盛之人,感受湿邪后,湿邪易于寒化,而成寒湿证;素体阳盛之人,感受湿邪后,易于热化,而成湿热证。暑湿证,治疗不当,日久可伤阴化燥生火。湿证,日久不愈,湿蕴化热,或过用热药,亦可转成湿热证;或过用寒凉药,亦可转成寒湿证,湿热久郁亦可伤阴化燥生风。临证时,确有些患者,所述之症状支离琐碎,不够典型,必须详为审视,认真推敲,方能洞悉其端倪。
而在伍炳彩看来,湿热所致的疑难杂病临床表现更为多端。从三焦辨证来说,可分上、中、下三焦的湿热;从脏腑辨证来说,有五脏六腑湿热的不同;从六经辨证来说,又有六经分证的不同特点,如有少阳肝胆经湿热、太阴脾肺经湿热等;还可兼有气、血、阴、阳亏虚;湿重、热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