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内外用药
2025年08月10日
5.骨折的内外用药
中医骨伤科除重视骨折的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外,同时还重视从整体出发,通过四诊八纲,综合全身及局部症状,辨证论治,内外用药,以促进肿胀消退,气血流通,代谢增强,加快软组织修复,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尤其是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应用中药外治,更有突出的效果。现将创伤外科常用中药简述如下。
(1)闭合性损伤的治疗 根据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病理、生理特点,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分早、中、晚三期论治。早期(活血祛瘀期):由于经脉受伤,气血受阻,积瘀不散肿胀疼痛。一般以行气活血,通瘀导滞,扶正通络,进行辨证论治。内服复元活血汤或用苏七散,外敷消肿膏。中期(接骨续筋期):骨折2周后,肿胀基本消退,断骨初步连接,血气始将恢复,宜用养血通络,强筋壮骨药物,促进骨折愈合。可选用舒筋定痛散、四物汤、八珍汤之类。后期(坚骨壮筋期):骨折已临床愈合,外固定解除,但筋骨尚未坚强,关节功能也未完全恢复。宜用壮筋益髓,补气养血,补益肝肾,通络活血药。内服人参紫金丹、健步虎潜丸、六味地黄丸之类,外用洗药熏洗。
(2)开放性损伤的治疗 外用中药有许多优点。操作简便,不需严格无菌操作,因中药本身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改善局部血运,伤口肉芽组织及上皮生长迅速。骨面上可长出骨肉芽岛,将暴露的骨面覆盖。肉芽面上可长出皮岛,新生上皮可向心和离心两方面生长,将伤面覆盖。用中药后,创面分泌物黏稠色清,无恶臭。伤口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溶菌酶,吞噬细胞数量增多,吞噬能力增强,提高了机体的防御免疫及抗感染能力,一般伤口内化脓菌如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很快消失。愈合后伤面,瘢痕瘪,弹力好,粘连少,皮色接近正常,很少发生挛缩。另外,药源充分,制作简单,携带方便。在全国各地如上海、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等城市都有报道,是中医骨伤科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