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银屑病

1.银屑病

伍炳彩认为银屑病患者皮损如鳞屑状,粗糙碍手,此为燥邪外犯,蕴结肌肤,肌肤失养之表现;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可以运用润燥救肺汤等以润肺养阴清燥,使肺气得治,肌肤得养以治疗银屑病。

禤国维认为引发皮肤病的毒邪,不是一般食用或接触剧毒物质所致的毒性反应,而是蕴藏在普通食物、药物、动物、植物及自然界六气之中,这些“毒邪”作用于人体后,大部分人不发病,只有部分人因体质不耐,禀赋不足,毒邪侵入人体,积聚皮肤腠理,而致气血凝滞,营卫失和,经络阻塞,毒邪久蕴,毒气深沉,外发皮肤而成皮肤病。禤国维认为本病发病多由内外合邪所致,血燥为本,瘀毒为标。因燥、寒为秋冬时令之邪,素体血燥之人外受时令邪气,内外合邪,血燥化风,邪助风势,使病情加重,而血瘀则贯穿银屑病发病全过程。他自拟方银屑灵片(由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紫草、莪术、金粟兰、土茯苓、乌梅、甘草等组成),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李佃贵认为,寻常型银屑病多是因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致浊邪蕴积体内,结滞脉络,阻塞气机,缠绵耗气,胶着不去而酿毒邪。首创“浊毒学说”,并运用浊毒理论治疗银屑病。李佃贵治疗银屑病总的原则是化浊解毒,清热凉血,扶正祛邪,对浊邪的治疗有3个途径:一为芳香化浊,砂仁、紫豆蔻、藿香、佩兰之属,芳香温化之品能悦脾醒脾助运,使湿浊内消。浊为阴邪,“非温不化”,此法乃浊邪图本之治,常选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化裁。二为苦寒燥湿,黄芩、黄连、黄柏、大黄之属,苦寒能燥湿,既泻火解毒,又能存阴,常选用黄连解毒汤、半夏泻心汤,注意不可过量反致碍胃滞脾。三为淡渗利湿,茯苓、泽泻、薏苡仁之属,用淡渗利湿之法如茯苓、猪苓、泽泻等,如陈无择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因湿性下趋,配以淡渗利湿之品因势利导,使邪有去路,可提高化湿药的效果。常选用五苓散、六一散等方。三法灵活运用,湿浊无遁形。治疗毒邪多根据毒之轻重而用药。乃“以毒攻毒”之法,如毒重者可用全蝎、蜈蚣等力猛之药;毒介于轻与重之间者用红景天、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毒轻者则常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绞股蓝、板蓝根等。临证可将化浊解毒与扶正兼顾,以增强脏腑功能,提高其化浊解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