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调和气血

5.调和气血

张镜人运用调气活血治疗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的证候,调气者,益气、理气、降气药是也,为孩儿参、白术、柴胡、香附、丹参、赤芍等,脾气健、肝木调,气调血行,则腺体萎缩亦愈。其“调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在国内首先打破了“胃黏膜腺体萎缩不可逆转”的观念,于1986年、1987年分别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成果奖甲级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7年拟定的“愈胃灵颗粒剂”,经临床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疗效为82.35%,症状疗效为92.10%,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孙光荣认为,无论是生理还是病理,无论是脏腑、经络还是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和气机,所以疾病治疗的关键亦在于使气血调和、气机通畅。在此思想指导下,孙老创制了用于调理脾胃的“孙光荣益气温中汤”“孙光荣建中和胃汤”等方,取得很好的疗效。

段富津治疗胃病的主要原则是调和气血,和胃止痛。气滞者治以疏肝理气,可用柴胡、香附、川芎、陈皮、枳壳、川楝子等;气虚者治以益气补虚,可用人参、黄芪、白术、党参、甘草等;气逆者治以和胃降逆,可用沉香、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血虚者治以补血和营,可用当归、白芍、熟地黄、阿胶等;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可用丹参、川芎、生五灵脂、延胡索等。若气血同病者,则气血同治。如气滞血瘀则治以理气活血,气血两虚则治以气血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