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在2016年8月19~20日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在于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的精华不仅存在于历代医籍文献中,也存在于理论和临床经验俱丰的名老中医手中。名老中医们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上各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经过数十年临床实践的验证,不断补充发展,日臻完善,有必要很好地传承下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医眼科事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中医眼科界知名、在广大患者中享有崇高声誉的眼科专家,这些中医眼科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诊疗经验,经其本人或学生的整理,虽已在国内学术期刊或眼科学术会议上发表,但因发表的期刊众多,发表的年代不一,一般较难在短时间内对国内眼科名家的临床经验有全面了解。有感于此,我们广泛收集了国内60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眼科名家的眼科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经认真筛选,编撰成《眼科名家临证精华》一书。为体现本书的权威性,收入本书的名老中医均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或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或名誉委员,或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或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或为省级名中医,或有主任医师及相应职称。
本书主要针对中医治疗有一定优势或特色的眼科疾病进行专家经验收集和整理,因篇幅限制,主要取其精华部分,且以近20年发表的文献为主。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为名老中医经验,眼病病因病机与辨证,眼病治法,治眼病方药,眼睑、结膜、巩膜病,角膜病,青光眼,葡萄膜病,玻璃体疾病,视网膜病,视神经病,眼科血证,以及其他眼病十三章,每章下分别介绍不同眼科名家的学术思想或临床诊疗经验。为尊重原作者的劳动,在每位名家的经验之后都标注了原作者姓名。
考虑到各位名家及其学生的个人写作习惯不同,本书在编撰时按照形式服从内容的原则,其专业术语仍尽量保持原貌,不强求统一。如在进行证候描述时,有的是用中医术语,有的则是用西医学术语;而医学剂量单位则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和国际通用计量单位,如10cm、15g;药名尽量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中药大辞典》的规范名。
本书的编撰工作历时两年有余,尽管我们对书稿进行了多次审改,书中不足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重印或再版时予以补充、修改。
湖南中医药大学 彭清华 彭俊
2017年8月1日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