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宁血,而非止血

四、早期宁血,而非止血

活血化瘀法乃治疗血瘀证之大法。中医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临床治疗根据《血证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分期治疗。而老师认为玻璃体出血有别于鼻衄等出血。因眼睛为密闭有限空间,出血发生于瞬间,不会源源不断出之。目窍精微一旦出血就较难吸收,时间延缓则视功能损失益重。有学者担心早期应用活血化瘀法会引起再出血的问题,但按照中医的辨证分型正确运用活血化瘀中药,往往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清代唐容川云:“既是离经之血,虽为清血鲜血,亦是瘀血。”西医学研究也证明,在急性出血期,由于体内凝血系统被激活而处于高凝状态,此时采用止血剂无疑会加重血肿周围的水肿程度,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而积血在2周以上未被吸收,便会有成纤维细胞长入,易发生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故出血早期当宁血活血,而非止血。故在老师治疗方中鲜见血余炭、地榆炭等止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