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胡某,男,31岁,市民。因双眼经常胀痛3年余,发现视物范围变窄3个月,在外院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经使用多种降眼压药物、复明片等中成药和清热平肝、活血开窍中药治疗2月余,疗效不明显,眼珠胀痛无缓解,眼压一直波动在28~34mmHg,劝其手术,患者畏惧失明而坚决拒绝,于2014年6月9日就诊。查视力:右眼0.5,左眼0.4。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角开放,虹膜纹理清,瞳孔约4mm大小,对光反射基本正常。自然瞳孔下查眼底可见双眼视盘色淡白,杯深,C/D=0.7~0.8,血管呈屈膝状爬出。测眼压:右眼29mmHg,左眼32mmHg;视野:双眼25°~35°。患者精神紧张,情志抑郁,喜叹息,舌淡红边暗,苔薄白,脉弦。西医诊断:双眼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诊断:双眼青风内障。辨证为肝郁气滞证。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利水。用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10g、生地15g、当归尾12g、赤芍15g、茯苓15g、白术15g、薄荷6g、车前子20g(包煎)、益母草15g、地龙10g、红花6g,每日1剂,分2次服;配合服用VitB1;嘱局部滴用0.25%噻吗心胺滴眼液,日2次。服用14剂以后,患者眼珠胀痛等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测眼压:右眼23mmHg,左眼25mmHg。嘱上方继服1个月,眼压双眼20mmHg,视力:右眼0.8,左眼0.7;视野扩大5°~10°。嘱患者继服原方一个半月。随访半年,眼压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视功能维持右眼0.7、左眼0.8。
按:开角型青光眼,中医称为“青风内障”。认为其病因系忧愁忿怒而肝郁气滞,或脾湿生痰而痰郁化火,或竭思劳神、真阴暗耗等导致气血失和,脉络不利,神水瘀滞而酿成本病。本例患者精神紧张,情志抑郁,喜叹息,结合舌脉表现,是典型的肝气郁滞证,故选用疏肝理气解郁的逍遥散为主方。同时,彭教授总结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青风内障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会出现脉络瘀滞、玄府闭塞、神水瘀积,即呈现“血瘀水停”的病机特点。现代研究也表明,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多存在眼血流动力学障碍,有血液流变性减慢、血管紧张素增高等表现。因此,彭教授在辨证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时,均会加用活血利水法,常选用地龙、红花、赤芍活血祛瘀通络,以开通目中玄府;用茯苓、车前子利水明目;益母草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本患者经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理气、活血利水治疗,眼压得到有效控制,眼珠胀痛明显改善,视功能部分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