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性角膜炎

一、病毒性角膜炎

刘某,女,35岁。双眼涩痛、畏光流泪1周,于2002年12月17日就诊。伴头痛、前额痛,眼疲劳不能久视,左眼明显。1994年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之后反复发作,近来有感冒史。检查:右眼视力1.0/1.0,左眼视力0.6/1.0,双眼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左眼明显,呈点状弥布;前房(-),瞳孔等大等圆,眼压正常,眼底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中医诊断:聚星障,风热夹湿型。西医诊断:双眼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拟散风清热、化湿祛翳,兼以交通心肾。处方: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川芎10g,白芷10g,苍术10g,黄芩10g,黄连10g,肉桂6g,生地黄15g,7剂,每日1剂,日服2次。复诊时双眼症状好转,略有干涩,检查:结膜充血(-),双角膜上皮荧光染色(-)。予原方加黄芪12g以固表御邪,再进7剂,嘱门诊随访。

:患者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反复发作多年,多内有心火亢盛,肾水不济,兼湿邪内伏,外感风热引而复发。高健生医师采用散风清热、化湿祛翳之品,合交泰丸引火归原、交通心肾,佐生地黄养阴凉血,既可助水济火,又可除风药辛燥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