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阴双亏、目窍不通为中晚期青光眼的重要病机之一
中医学认为,青光眼的发病多因情志不舒所致。肝开窍于目,肝火生风,肝阳化风,上攻于目;又因瞳神属肾,肝肾同源,肝肾阴阳偏盛,肝脾气机阻滞,痰浊内生,引起气血失和,目窍不利,神水瘀积而发生本病。此外,古人还注意到本病的局部因素,王焘《外台秘要·卷二十一·眼疾品类不同候》中说:“此疾之源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这与现代研究认为的青光眼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房水各途径排出不畅之机理相吻合。
疾病发展至中晚期,患者视物障碍明显,甚至视物不见。经云:“阳胜阴者暴,阴胜阳者盲。”视物不见之盲多系精气不能升运于目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曰:“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朱丹溪则认为凡眼目昏花之人多为虚证,是由于“肾经真水之微”的缘故。结合上述认识和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中晚期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的病机主要是:肝风耗伤阴液,阴虚阳亢,日久气阴双亏,致目之窍道无力以通、无物以养而视物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