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结
本病以视网膜反复出血和玻璃体积血为特征。玻璃体积血有机化物形成,容易反复出血。由于整个血管壁都有炎性浸润,毛细血管床阻塞,组织缺氧,循环障碍,血管壁通透增加而易出血。眼内出血不能排出便形成瘀血。治疗瘀血总的法则是活血化瘀。在活血化瘀治则中又分别按照行血活血、破血消瘀、温阳通脉、消结软坚、清营消瘀、养血和血、利气活血、益气行血等进行治疗。笔者认为结合本病易出血的特点,应慎用行血活血、破血消瘀、温阳通脉之类,注意切勿使用桃仁、红花、川芎、三棱、莪术之类,以防再次出血。在病变的后期有机化物形成时选加龙骨、牡蛎、鳖甲、昆布、海藻、浙贝母、夏枯草等消结软坚;气郁者应利气活血,加柴胡、郁金;气虚者应益气行血,加党参、黄芪、白术、甘草;血虚者应养血和血,加当归、白芍、阿胶,皆有化瘀之功。
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年,有的除仅有眼部症状外,全身无症可辨,此时应根据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发作次数,结合眼底变化进行治疗。眼底出血发病急、时间短、色鲜红、血量多者,多为热入脉道而迫血妄行,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生地黄、水牛角、黄连、牡丹皮、白茅根之类;出血较缓、色紫红、量中等,多为肝郁血热,宜疏肝解郁、凉血止血,用柴胡、赤芍、牡丹皮、白茅根之类;反复出血,量不多,色淡红或鲜红,多为阴虚火旺,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用知母、黄柏、生地黄、墨旱莲、女贞子、桑椹之类;若反复出血,量不多,色淡红,多为脾虚气弱,宜益气摄血,用党参、黄芪、茯苓、龙眼肉、甘草之类。
本病病程经过极为缓慢,视网膜出血吸收需要一段时间,玻璃体积血吸收需要的时间更长,不能见有出血就用寒凉药物,以免寒凉太过反伤脾胃致寒凝血滞,治疗时自始至终应注意保存阴津,以防相火妄动。因此,全身症状不明显时,最常用的方剂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若服药后腹饱纳差加半夏和胃、陈皮理气,使滋阴不碍胃,理气不伤气。
在治疗本病时应保持情志舒畅,注意摄生调养。肝开窍于目,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变化对眼内出血有较大影响。因眼内出血往往严重影响视力,且视力减退快、恢复慢,又反复发作,因而容易造成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故在治疗的同时应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房事,注意休息,以利治疗眼疾。
(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