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视瞻有色
本病仅是视觉和视力的变化,患者自觉眼前有暗影片,多呈灰暗或淡黄色,故称视瞻有色,或兼见“视物昏渺”“视直如曲”“视大为小”等症。可见神光不舒或受截,重者可见瞳神呆钝,缩展不灵。本病与西医学的“中心性视网膜炎”颇为相似。
本病多由痰湿内聚,郁久化热,瘀阻经络而致;或肾气不足,精气不能上荣于目而成。临床宜采用分期治疗,总以升清降浊为首要。
病变初期症见暗影淡黄,神光不舒,头晕胸闷,苔腻,脉滑。治宜祛湿化痰、升清降浊。用经验方升清降浊汤(陈皮9g,茯苓9g,清半夏6g,茯苓9g,枳壳3g,车前子9g,薏苡仁9g,生荷叶3g),方中陈皮、清半夏、茯苓祛湿化痰;薏苡仁、车前子清热利湿,引湿热浊邪从小便而出;枳壳宽中下气,行痰湿,消痞满;荷叶引胆中之清阳上升。诸药合用,共奏祛痰化湿、升清降浊之功。
病变后期症见暗影灰暗,神光受截,或兼头晕耳鸣,腰酸遗精,脉沉细。治宜滋肾明目、升清降浊。用经验方滋肾降浊汤(茯苓9g,熟地黄9g,枸杞子12g,玄参9g,荷叶1.5g,桑椹12g,车前子9g),方中熟地黄、桑椹、玄参滋补肾阴;枸杞子生精助阳,脾肾中阴精充沛,阳气自生;车前子、茯苓利水道、固肾窍,则浊气自除。
病案1:患者,男,40岁,干部。1974年11月15日入院。右目视物不清20余日,眼前有圆形淡黄色暗影,头晕胸闷,口渴不欲饮。检查:视力:右眼0.4、左眼1.5;右目神光不舒。眼底:黄斑部有3倍乳头大类圆形水肿区,周围有一反射轮,其中有密集的黄白色点状渗出,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脉滑,苔腻。此为视瞻有色,为湿痰上蒙清窍,清阳不得上升所致。治以升清降浊汤,服药8剂。
1974年11月23日检查:右眼视力1.0。眼底:黄斑部水肿消失,色调略暗,仍有少量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中心凹反光略暗。胸闷头晕已除,已不口渴,脉转沉细。上方去半夏、薏苡仁、茯苓,加当归、酒生地黄各9g,枸杞子12g。
1975年1月29日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5,右眼前有两块粟粒大黑影飘动。眼底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清晰,仅上部留有数点灰白色微小的渗出物。停药出院,观察2年未再复发。
病案2:患者,男,29岁,工人。1976年2月2日入院。左眼患中心性视网膜炎已8年之久,经常复发,曾去外地治疗,病情好转,但不久又发。现又复发10天,眼前有大片黑影,视直如曲,且兼腰痛、遗精、失眠等症。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8。神光受截,稍有内沉。眼底:黄斑部有1个半乳头大黑色圆形色素斑镶其上,且有环形白色渗出物,宛如黑白套环,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脉沉细。此为视瞻有色,心肾两虚之故。治以滋阴降浊汤加高丽参1.5g、甘草3g、山茱萸9g,服药12剂。
2月20日检查:左眼视力1.2。眼底:黄斑外侧有2块灰白色渗出,中心凹光反射可见。停药出院,观察8个月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