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障治风为先

二、外障治风为先

长期以来,外障多从火热论治,以寒凉泻火为主,对一些患者疗效不佳,甚至产生一些弊端。王老认为玄府郁闭而形成的阳热怫郁是火热病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治疗之法不仅需要清泻,而且需要开通。如阳热亢盛而郁结尚轻,运用寒凉清泻火热,郁结多能随之而解;但在郁结较甚的情况下,如玄府未得开通,则火热终难清除,便非单凭寒凉所能取效,甚至反因寒凉凝滞使郁火内敛而不得消散。王老提出“外障治风为先”,一是基于“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在外障眼病的发病中居于主导地位;二是基于“风药为百药之先”,认为风药可内可外,能上能下,具有振奋人体气化、开郁畅气、辛温通阳、搜剔经络玄府窍道之功,在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开通目中玄府方面具有其他药不可替代的作用。常用方有八味大发散、柴葛解肌汤、防风通圣散等。

病案1:患者女性,17岁,2009年12月23日就诊。双眼发红4天,疼痛刺痒,羞明难睁,晨起多眵胶黏,伴头痛鼻塞,时寒时热,全身不适,已服清热中药、滴消炎眼药效果不显,舌红,苔薄白腻,脉浮紧。诊断为急性结膜炎,证属风寒外束、肺胃郁热。治宜祛风散寒、通玄泄热,用八味大发散加减:麻黄10g,细辛10g,蔓荆子10g,羌活10g,白芷10g,川芎10g,野菊花10g,连翘12g。水煎服,日服1剂。3剂后目赤消退,诸症俱除。

病案2:患者男性,30岁,2007年6月28日就诊。患者1周前感冒咳嗽咽痛,经治好转,3天前右眼发痒、疼痛、流泪畏光,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无效,今日症状加重,抱轮红赤,伴头痛身痛,视物模糊。查视力:右眼0.3。右眼角膜上方树枝状浅层溃疡伴浸润混浊,红汞染色阳性。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证属邪犯黑睛、玄府郁闭。治宜祛风泄热、通玄退翳,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20g,葛根30g,羌活12g,白芷12g,黄芩12g,赤芍15g,蝉蜕10g,麻黄10g,蔓荆子12g,桔梗12g,蒲公英30g,甘草5g。3剂,水煎服,日1剂。二诊目赤涩痛、流泪减轻,黑睛溃烂面缩小,上方去麻黄、蔓荆子,加密蒙花10g、刺蒺藜10g,3剂。三诊症状消失,角膜溃疡愈合。

病案3:患者男性,52岁,2011年5月28日就诊。患睑缘炎近1年,睑缘赤烂,生眵胶黏,痒涩羞明,时轻时重,口渴心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长期服用龙胆泻肝片、三黄片等效果不佳。证属风湿热邪郁结睑弦。治宜祛风胜湿、通玄泄热,用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12g,荆芥12g,连翘12g,麻黄9g,薄荷9g,川芎12g,当归12g,赤芍15g,栀子9g,生大黄6g,黄芩12g,升麻12g,僵蚕12g,白鲜皮15g,甘草6g,滑石12g。3剂,每日1剂,水煎3次,前两煎分3次内服,第三煎熏洗双眼,并用毛巾浸药液湿敷眼睑,每日2次。药后诸症明显减轻,大便畅通微溏,生大黄改酒大黄,再进7剂。患者坚持治疗半个月,病告痊愈。

:以上三例外障眼病均以治风之法取效,体现“治火先治风”的思想。其中案1所用八味大发散重在发散风寒而解郁热,案2所用柴葛解肌汤祛风与泄热并用,案3所用防风通圣散兼以通利二便,同中有异,视证情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