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2025年08月10日
一、病因病机
干眼症是近年来临床较多见的眼表疾病。我国对干眼症的研究开展较晚,至今仍无系统的干眼症流行病学调查。随着社会老龄化及办公电脑化、角膜接触镜的普及,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症状为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力模糊、视力疲劳等。裂隙灯检查可见球结膜轻微充血、结膜囊少量黏液分泌物、角膜荧光素染色着色或角膜卷丝。泪液分泌试验(ST)<10mm/5min,泪膜破裂试验(BUT)<10s,泪河宽度<0.3mm。该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西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引起。
中医学对干眼症虽尚无统一辨证分型和系统病因病机研究,但历代医家对该病早有表述。根据证候表现,干眼症应归属于神水将枯范畴。《证治准绳·神水将枯》载:“视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最不好识,虽形于言不能妙其状。乃火郁蒸膏泽,故精液不清,而珠不莹润,汁将内竭。虽有淫泪盈珠,亦不润泽,视病气色,干涩如蜒蝣唾涎之光,凡见此证,必有危急病来。治之缓失则神膏干涩,神膏干涩则瞳神危矣。”
郝教授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多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津液亏损,或风热郁久,伤阴化火,上攻于目,灼津耗液;或嗜烟酒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致脾胃蕴积湿热,气机不畅,目窍失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