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

二、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

胡某,男,24岁。因左眼不能睁开及外斜视12天,于1991年3月14日就诊。患者诉因患家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Leber病)而在某区医院中医科诊治,治疗除口服中药、针灸外,并球后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2mL,每周2次。在左眼第6次球后注射后,患者自觉左眼胀感明显,当天下午即发现左眼外斜视、眼睑不能睁大、复视、头晕、目眩、恶心。经该院针灸、中药及维生素B1、B12和血管扩张剂烟酸、丹参片等治疗10余天,未见明显疗效而就诊于我院。查视力:右0.15,左0.1。左上眼睑下垂,遮盖瞳孔约1/2,不能睁大,新斯的明试验1小时内症状无改善(排除重症肌无力);平视时睑裂宽右眼11mm、左眼5mm;左眼向外偏斜,角膜映光法检查外斜约15o。眼球无明显突出,向上、向下、向内侧运动受限,向外侧运动自如;角膜透明,知觉略减退,前房清晰,瞳孔直径5mm,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盘边界清、色苍白,视网膜静脉稍充盈,A∶V=1∶2,视网膜及黄斑部未见渗出与出血,黄斑部中心凹反光暗。右眼外无特殊,眼底改变与左眼基本相同。全身情况无特殊,舌淡红、苔薄白,脉弱。诊断:外伤性动眼神经麻痹(左眼),Leber病(双眼)。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治疗采用益气活血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g,当归尾12g,赤芍10g,川芎10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6g,僵蚕5g,每日1剂。配合针刺睛明、攒竹、风池、足三里、三阴交穴。服7剂后,左眼睑裂稍能增大到6mm,眼珠运动仍受限。再服14剂,左眼睑裂上午能正常开大,下午不能正常提起,眼球运动明显好转。上方继服12剂后,左眼睑及眼球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复视、恶心、头晕等症状消失,嘱继服10剂以善后。随访1年余,眼睑及眼球运动自如,无复视,瞳孔直径4mm,视力:右0.12,左0.08。

:本例患者球后注射后引起左眼外斜视、眼睑下垂、复视等症,考虑是因球后注射时针尖误伤动眼神经所致,故采用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提,地龙、赤芍、川芎、归尾、桃仁、红花活血通络,加僵蚕祛风通络,共奏益气升提、活血祛风之功,较快地恢复了其开睑和眼球活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