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讨论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分前部和后部病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是由后睫状动脉循环障碍造成视盘供血不足,导致视盘急性缺氧而水肿,好发于中老年人,常双眼受累,发病间隔不一,可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Pos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PION)为筛板后至视交叉间的视神经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因缺血导致该段视神经功能损害,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常单眼发病。两者主要发病原因为血管退行性变、血管进行性炎性闭塞和血液成分黏稠度之改变等。AION临床表现为视力突然减退,视盘轻度水肿,视盘周围可见少许出血,动脉细;视盘水肿消退后,视盘的颜色在某一象限或上、下半部变浅或苍白,甚至全部苍白。PION发病急,突然视力下降,但早期眼底视盘正常,一般在发病后4~6周常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AION与PION的视野缺损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体征,视野缺损的特点是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弧形视野缺损,象限偏盲、水平或垂直偏盲。AION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早期可见视盘区域性弱荧光或充盈迟缓,其周围脉络膜充盈缺损或迟缓,造影后期病变区荧光素渗漏。对本病主要是病因治疗,早期可用激素类药物、神经营养剂及血管扩张剂等。一般认为本病由于视盘缺血、缺氧引起视神经纤维不可逆的病变,故预后一般较差。
近些年来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视力与视野有不同程度提高和改善,从而说明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并不是绝对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必要的。
本组19例(23只眼)中AION16例(20只眼)、PION3例(3只眼)均接受过西医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才来求助于中医治疗,因此本组病例病程均较长,平均5.3个月。本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萎缩,病程较长且多伴有全身乏力,头晕,面色萎黄,大便偏稀溏,喜热食,脉沉细无力,舌质胖嫩或胖暗,伴齿痕。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变过程和预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视神经萎缩,这是由于视神经缺氧、缺血造成的。结合上述患者症状和体征,本病多属气虚血瘀证,故拟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治法。本组方药中的生黄芪、太子参、白术益气健脾;丹参、鸡血藤、葛根、路路通养血活血通络;泽泻、车前子渗湿利水。配合葛根素静脉点滴以加强活血通络之力。经过3~6个月治疗,23只眼全部有效,其中痊愈1只眼,显效11只眼,视野明显好转,说明中药治疗本病确有较好疗效。且患者全身症状得到改善。经过1~5年随访,平均2.165年,视力、视野与治疗结束时相同,有2例(4只眼)继发色盲,3例(5只眼)红绿色弱。
(高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