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讨论

三、讨论

眼睑带状疱疹属中医眼科风赤疮痍范畴,病变部位在胞睑。胞睑在脏属脾,脾与胃相表里,故胞睑病变常从脾胃论治。且胞睑在外,易受六淫之邪侵袭;风赤疮痍多因过食辛辣肥甘,或过食酒浆,致使脾胃蕴积湿热,复感风热邪毒,风湿热邪相搏,停聚胞睑而发。如《银海精微》曰:“患者因脾土蕴积湿热,脾土衰不能化湿,故湿热之气相攻,传发于胞睑之间。”临床以脾经蕴热及脾胃湿热型常见。

本组病例均为老年患者,平素疏于调理,至春夏多湿时节,脾胃蕴积湿热,复感风邪,风湿热邪循经上犯胞睑,故见睑红赤甚,疼痛难忍,水疱簇生,或溃烂浸淫。治宜清热除湿解毒为主,兼以疏散风邪。以除湿汤加减内服,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结合局部病变皮肤涂布消肿解毒、祛瘀生新的紫金锭和云南白药。除湿汤出自《眼科纂要》,是治疗湿热型眼病的常用方剂。方中黄芩、黄连清热解毒,车前子、茯苓、滑石、地肤子、佩兰、绵茵陈清热除湿,枳壳调理脾胃气机以助化湿,诸药合用,具有祛风清热除湿的功效。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有牛黄、水牛角、黄芩、金银花、栀子等,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该药有抗病毒与抑制炎症渗出的作用,故引申用于治疗眼睑带状疱疹。中药综合治疗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天数及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5),而中药用药方法简单,无副作用,疗程短,可认为是一种有中医特色又有较好疗效的方法。

(李志英、余杨桂、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