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结

三、总结

1.本病急性者,早期眼痛,如因外风引起者,为外感眼痛,可佐以祛风止痛药,如桑叶、菊花、荆芥、防风、羌活等。可随症选用,若骤暴发作,炎症剧烈而致眼痛,应息风止痛,羚角、犀角在所必用。

2.本病慢性者,在病情过程中出现眼痛,多由血瘀所致,“不通则痛”,应治以祛瘀止痛,轻则用乳香、没药,甚则用桃仁、红花,重则用三七、苏木,瘀积者非水蛭、虻虫不克为功。

3.本病虽有急慢之分,常可互相转化。急性可以由亚急性阶段转为慢性,而慢性者又可反复不已,变为急性发作。本病临床症状兼夹复杂,须结合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4.活血祛瘀药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瘀滞吸收,增加机体新陈代谢与抗病能力,同时可以解除因炎症、瘀滞而产生的疼痛。常用药如茺蔚子、青葙子皆有活血、消肿、退赤止痛、散瞳之功,可随症选用。

5.半夏能祛除痰浊之属于湿者,有利于澄清神水之混浊,勿以其性温燥而忽之。至于混浊之属于热者,则以龙胆草为佳。

6.扩瞳药之作用是防止瞳孔继续缩小,扯开已经粘连的黄仁,以免发生瞳孔闭锁,且能使黄仁弛缓、休息、止痛,促使炎症消退,改善局部循环,如天仙子、闹羊花等均可使用。

7.并发绿风内障者,对于散瞳药之应用,并非常为禁忌证;在相反方面,继续使用可使眼压降低;至于持久之高眼压,则非本品之所能见功。但是缩瞳药如槟榔,乍看似有矛盾,但是在严重高眼压时亦不得不利用其下气、行水、消肿之力,然而最重要者还是清热泻火解毒以控制炎症。

8.本病治疗大法为:急性前期宜清热凉血、祛风解毒;后期宜滋阴降火;慢性者宜养阴泄热、活血化瘀。

9.本病总的治疗目的是恢复瞳神正圆,使视力正常。无论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活血祛瘀等法,都是围绕在“救瞳”之前提进行,因为多散得一分瞳,则多得一分圆;早散得一分瞳,则早得一分光。故《证治准绳》谆谆告诫“宜乘初早救,以免噬脐之悔也”。

(罗维骁、谭涵宇、彭俊、彭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