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与心的关系

四、眼与心的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曰:“诸血者,皆属于心。”《审视瑶函·开导之后宜补论》曰:“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发生长养之功而目不病。少有亏滞,目病生焉。”《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曰:“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说明眼部的大小血管都与心密不可分。心气和顺,心血旺盛,血液在血管内运行流畅,眼部的营养丰富,则眼部的正常新陈代谢得以进行,眼才可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反之,心血不足则目失涵养,可出现视物模糊、眼部干涩,多伴面色无华、失眠、心悸、健忘、精神萎靡等,常见于慢性内障眼病或眼病后期。心气盛可导致心火上炎,血热妄行可导致眼部出血,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血壅于上,血流瘀滞,则出现血管阻塞或代谢障碍而产生局部炎症,如视网膜动脉栓塞、视网膜血管炎、脉络膜视网膜炎症及诸如眦部结膜炎、翼状胬肉等外眼病。陆师认为根据五轮辨证两眦属五轮中的血轮,内应于心,心气平和,心血旺盛,血液在血脉内循环往复,营养眼部组织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则眦部红活而有光泽。内外眦充血呈鲜红色,泪阜肿胀、刺痛,为心经实火;内外眦充血淡红,干涩不舒,为虚火。大眦充血为实火,小眦充血为虚火;眦部红肿流脓,多为心脾积热兼有瘀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