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邪退重补,脾肾当先

三、晚期邪退重补,脾肾当先

病程迁延日久,视力仍差,又出现眼睫无力、睛珠隐痛、头痛绵绵、脉沉细等症。此为木郁土壅,肝病犯脾,运化失职;或后天养护失调,过服寒凉、重镇之药而伤及脾胃,造成脾虚气弱、中气不足。常用补中益气汤为主益气升阳、调补脾胃;若伴双耳失聪,则以益气聪明汤为主。当病久视力不增,双眼干涩,虚烦少寐,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多属肝肾阴亏、精血不足,可用明目地黄汤或四物五子汤补养肝肾,并适当加理气活血之品。

病案:朱某,男,6岁,结核性脑膜炎后视力丧失5个月余。双眼视力眼前手动,瞳孔对光反应迟缓,眼底双视盘鼻侧淡、颞侧苍白。先以逍遥散验方和柴苓参术汤加减交替服用月余无效。细辨患儿全身情况,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少言懒动,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遂以补中益气汤化裁组方,另服杞菊地黄液及西药肌苷口服液。先后用药4个月余,视力提高至右眼0.4、左眼0.3,身体较前健康,纳香,二便正常。

总之,温热病后小儿青盲以治肝为重,疏发风热为主,病属正盛邪实,应标本合攻而清热平肝。病程迁延者多属肝郁血虚,虚实并存,治以通补兼施而疏肝养血。久则脾虚肝弱,正虚为本,治以健脾补肾,健脾勿忘理气,补肾自可养肝,土肥木旺,母实子壮,精血泉源不竭,则目有所养。而玄府通利可使升降出入之气畅通不滞,邪有出路;濡养脏腑之精血输布有序,补有所入。故强调本病各期注重畅肝达窍,开通玄府应贯彻始终。

还应特别提出,小儿青盲由温热病所致者固然多,其他各种病因引发者也不少,如先天和遗传性眼病、颅内占位性病变及神经系统其他病变,故本病审因务细,隐患务除,方可辨证论治,不误病情。即使有明确高热病史者,也应常规进行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各项检查。只有审因辨病明确,才能不误病情,更是确保本病治疗有效的首要前提。

(韦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