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礼治疗暴盲的经验

石守礼治疗暴盲的经验

暴盲包括西医学的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急性视盘炎、缺血性视盘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癔病性黑朦,以及视网膜脱离等可以引起视力骤然丧失或急剧下降的病症。《审视瑶函》云:“此症谓目平素别无他症,外不伤于轮廓,内不损乎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其故有三,曰阴孤,曰阳寡,曰神离,乃闭塞关格之病……”肝主气机,心主血,气血和调则目能视。若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或暴怒伤肝,气血逆乱,或气血失畅,目失濡养,皆可造成目无所见。综观其病机,均与血虚、肝郁有关。当代医家亦称此为“玄府闭塞”。玄府为气机升降的通路,玄府畅通则气行有道,气帅血行则目精神明。反之,气郁、气散则目昏如云雾中行;气血不循常道,或脉络阻塞,血溢脉外,可渐盲无所见;或瘀血阻络,血不利则为水液停聚,可造成诸多眼底病变。

河北省著名眼科专家石守礼教授在暴盲的治疗中,尤其重视疏肝解郁、疏通脉络、开通玄府、发散郁结、调理气机,认为只有解郁闭、通玄府、利气道、助血行,才能使目视精明,并擅用解郁要方逍遥散。逍遥散中柴胡性升,擅解郁;当归、白芍药养血柔肝,缓柴胡刚燥之性;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生化有源,脾健则可防止肝脏克伐太过;薄荷解热;甘草和中。全方辛、甘、酸共用,既补肝体又助肝用,使木气通达,随其曲直,则脉道通利,气血可行。此外,临证之时尚需根据辨证加减化裁。

石老临证在望、闻、问、切基础上通过查看眼底、探查体征,将暴盲分气郁、血虚两型辨证用药,多有效验。他认为气郁者一般病程短,视力急剧下降,视盘充血、水肿、边缘模糊、生理凹陷不明显,可见渗出物及出血斑,宜用逍遥散加牡丹皮、栀子、车前子以理气疏肝、清热利湿;血虚者病程较长,视力缓降,眼底见视盘呈白色萎缩,边界清楚,视网膜血管变细,治宜益气养血,多用逍遥散加益气之党参、黄芪及养血之四物汤。

石老亦提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如若突然视无所见,眼底视网膜呈急性贫血状,眼底后极部乳白色水肿,黄斑呈樱桃红色,则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辨证为气血阻滞、玄府闭塞,治宜疏肝破瘀、活血通脉,多用逍遥散加桃仁、红花、牛膝、葛根、石菖蒲及麝香等,酌用西药及针刺急治,以最快的速度挽救患者视力;若见视网膜放射状出血,静脉迂曲怒张,辨证为眼底气血不得回流,瘀郁阻络,津液不行,治宜疏肝解郁、化瘀行水,用逍遥散加益母草、白茅根、仙鹤草等。临床治疗还需适当加用通络开窍药物以启闭郁之玄府,如葛根、石菖蒲、牛膝、丹参;风盛者加木贼、菊花、荆芥、防风等;体虚者加枸杞子、麦冬、五味子。另外,年轻人以解郁理气为主,老年人以健脾养血为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逍遥散结构严谨、配伍精当,合理应用则可在眼底病治疗中发挥很好的作用,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以扩大其治疗范围。

(陈小华、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