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疏风清热,勿忘养阴生津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I型所致,它是难治、易复发和危害视力的常见眼表疾病之一,发病率居角膜病的首位,归属中医的“聚星障”“花翳白陷”“凝脂翳”等范畴。
目为七窍之宗,位居至高,黑睛晶莹清澈,娇嫩无比,直接暴露于外,易受到风热毒邪的侵袭。《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风为六淫外邪中首要的致病因素;同时,风性轻扬,易犯上窍,风邪常为外眼疾患的先导。又目为火之门户,张从正有“目不因火则不病”之论。火热同性,皆为阳邪,其性升腾炎上,容易上冲头目,风与热常合邪为病,引起眼疾。
吾师认为,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以风热侵袭黑睛致病最为多见。风热上犯,留着风轮,致黑睛骤生灰白色星点翳障、羞明流泪、碜涩刺痛、抱轮红赤。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祛邪为先,使病邪除之于早期、从外而解。风邪偏重,选用防风、菊花、桑叶、薄荷、蝉蜕等轻灵宣散之品,疏风散热、退翳明目。《古今医统》曰:“防风,散风邪明目。”功善疗风退翳明目。在疏散风热的基础上兼清热解毒,选用秦艽、秦皮、野菊花、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等,秦艽、秦皮合用有抑制HSV-I型引起的细胞病变的作用,可保护加强角膜上皮屏障作用,减少病毒在细胞内繁殖;鱼腥草、大青叶、板蓝根都有明显的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另外,吾师在组方选药中,常适当选用养阴清热生津之品,如生地黄、天花粉、玄参之类。《银海指南》指出:“目之黑睛肝也,燥则翳障模糊。”因风热之邪易伤津耗液,加之治疗过程中应用风药辛燥,配伍养阴清热药可防止进一步耗伤阴津。若风热壅盛,脉络瘀滞,白睛混赤或抱轮红赤,头目胀痛,当选配凉血散瘀之品,如生地黄、赤芍、牡丹皮、丹参、当归等药,以利于清血分邪热、疏通经络、减轻热势。若病情日久,迁延不愈,日久伤阴,阴虚无力抗邪,邪气久留不解,致眼内干涩、黑睛星翳稀疏、口燥咽干、舌红少津,治宜养阴清热、退翳明目,减少角膜翳膜形成,药用生玉竹、石斛、沙参、天花粉、生地黄、菊花、密蒙花、蝉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