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色盲的认识

一、对色盲的认识

《灵枢·脉度》曰:“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指出了正常色觉与肝的密切关系。明·王肯堂谓:“视物却非本色也,因物着形之病……或观太阳若冰轮,或睹灯火反粉色,或视粉墙如红如碧,或看黄纸似绿似蓝等类。此内络气郁,玄府不和之故。”阐明了本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张子述认为本病病机主要是肝经脉络郁滞,目中玄府不通,兼及气血失充,脾肾不足。盖目为肝窍,肝脉通于目系,只有肝气条达,络脉畅通,玄府通利,气血蒸蒸上荣,目才能行辨五色之能;若肝郁络滞,玄府阻遏,气血不能上奉,则目失辨五色之职。肾脾二脏乃先后天之本,精血生化之源,二脏充盛则精血化生无穷,不断充养眼目;若二脏虚衰,则精血化生不足,目失濡养,不仅色觉异常,且致精明受损,视物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