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黄斑病变属于中医学瞳神疾病,虽属局部病变,然与内在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亦云:“脏有所病,必现于轮。”“轮之有证,由脏之不平所致。”肝开窍于目,故眼病可从肝论治;黄斑位于眼底正中,中央戊己属土,且色微黄,故黄斑病变从脾论治;瞳神疾病按五轮学说应从肾而治,故黄斑病变可从肾论治。
1.肝失疏泄 《灵枢·脉度》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之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均衡,则眼能发挥正常视物功能;反之,肝气失和,气滞血瘀,或气火上逆,热灼血脉,都可导致黄斑出血、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出现视物模糊。
2.脾胃虚弱 《证治准绳》记载:“李东垣曰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乃气虚而血盛也。”故近视多为脾虚之体,而高度近视尤甚,故脾虚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之本质。《兰室秘藏》曰:“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六腑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血脉不充,目失所养,以致黄斑区色素紊乱、囊样变性;脾虚运化无力,水湿上犯,可出现黄斑水肿;水湿停滞,聚而生痰,痰湿壅滞,可出现黄斑区渗出、机化、漆裂纹样改变。
3.脾胃蕴热 饮食失节,劳逸失常,脾胃蕴热,热灼血络,可导致黄斑出血或见新生血管;出血日久,瘀血内阻,血不利则为水,可出现黄斑水肿;瘀热内结,灼津成痰,可导致黄斑区渗出、机化、漆裂纹样改变。
4.肝肾不足 《灵枢·大惑论》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肾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而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视觉功能,肾精充足则目视精明。因肝肾同源,故患病日久则肝肾不足,目失涵养,可出现黄斑区萎缩灶、色素紊乱沉着。
邹老据此理论,认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当从肝、脾、肾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