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血灌瞳神
本病是指血液灌入瞳神,使瞳神失去黑莹之色而多呈现一点鲜红,和西医学的“前房积血”与“玻璃体积血”颇为相似。因于内者,往往双目先后发生,延误治疗时机常导致失明。
本病多由肝胆湿热,迫血妄行;或肝肾不足,虚火上炎,血溢络外而成;或因外伤、手术损及血络所致。本病虽病因不同,治法各异,但初起均当参以止血之剂,以防新血再出;中期重在活瘀,待瘀血祛尽,当加滋补肝肾之品,以提高视力。
1.肝胆火炽、迫血妄行 头痛,目胀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脉弦数。治宜清泻肝胆,凉血活血止血。方用羚羊散血饮(羚羊角0.3g,酒黄芩12g,青黛0.3g,赤芍9g,牡丹皮9g,茜草9g,小蓟12g)。
2.阴虚火旺、血不循经 目珠钝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散瘀。方用潜阳活血汤(酒地黄15g,玄参9g,生牡蛎9g,石决明9g,牡丹皮9g,赤芍9g,茜草9g),加阿胶、墨旱莲各9g。
3.外伤所致 由外伤而致者,治宜祛瘀通络。方用破血明目汤(生地黄18g,赤芍9g,当归尾9g,苏木6g,茜草9g,刘寄奴9g,血竭6g,益母草9g),方中生地黄、赤芍、当归尾活血凉血,刘寄奴、苏木、血竭活血祛瘀,茜草止血活血,益母草祛瘀生新。痛甚者,加没药6g以活瘀止痛;眼眶青肿者,加大黄9g以逐瘀消肿。
病案:患者,女,38岁。1977年11月10日初诊。10天前被土块打伤右眼,现已不痛,稍有胀感,满目红光,不能见物。检查:白睛淡赤,青睛内面下方有少量积血,瞳神散大,呈一片鲜红,仅辨明暗,不辨人物;眼底不能窥见。此为血灌瞳神。治宜破血明目汤加香附9g,服药15剂。
11月26日复诊:青睛下方积血已尽,瞳神稍有缩小,色转暗红。上方服至2月5日,瞳神中等散大,不圆,有黄色点状物(虹膜色素)贴附于睛珠之上,玻璃体混浊。眼底较模糊,视盘颞侧苍白,黄斑部及鼻下侧皆有大片白色结缔组织增生,其周围呈现皱褶。视力右0.08、左1.5。停服上方,给明目地黄丸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