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本症的认识

一、中医学对本症的认识

在古代文献中,对本症主要根据病人的自觉症状,结合全身症状进行分析辨证。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暴盲症》中指出:“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暴盲症有多端,亦可见于多种眼底疾患,但主要是由于眼底大量出血所致;也有因眼底出血量少而使视力逐渐减退,但总因反复出血而致失明者,一般属“青盲”范畴。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七窍门》中曾有这样的生动描述:“视瞳神深处有气一道,隐隐袅袅而动,状若明镜远照一缕青烟也……动而定后光冥者,内证成矣。”另外又有诸如“云雾移睛”“蝇翅黑花”“飞蝇散乱”等各种描述,都是由于玻璃体混浊(包括出血)时病人自觉的视觉障碍情况,说明古代医家对本症的观察和描写是很仔细的。

以病人的自觉症状而论,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眼底出血前多有眼胀、头痛、眼珠跳动等不适感。

2.眼前突然出现红光闪动,并逐渐增多,甚至红光满目,视力随之下降,甚则失明。

3.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漆黑,明暗不辨或仅睹三光。

4.眼前突然出现线条状或形状各异之黑影,逐渐增多,以至视物模糊,甚至失明等。

张老认为,诊治眼底出血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即通过西医详细而精确的检查获得正确的诊断,弄清眼底出血的原因、出血量的多少,再根据病人自觉症状,结合病程的长短,全身出现的症状全面考虑,根据中医学“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原则,分别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