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干眼症
张某,女,45岁,教师。双眼干涩不适、疼痛、微痒、有异物感3个月余,曾在外院先后诊断为慢性结膜炎、干眼症等,给予消炎滴眼液、人工泪液、甲基纤维素滴眼剂等治疗,疗效不明显,于2015年4月13日就诊。查视力:右眼1.2,左眼1.5。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结膜面未见异物和结石,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角开放,虹膜纹理清,瞳孔约4mm大小,对光反射可。测眼压:右眼17mmHg,左眼18mmHg。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右眼2s,左眼3s;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STI)检查:双眼3mm/5min。患者性格内向,心事沉沉,睡眠及纳食差,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为双眼干眼。辨证为肝经郁热证。治以疏肝解郁清热,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10g、赤芍10g、当归尾12g、茯苓15g、白术10g、薄荷6g、丹皮10g、栀子10g、郁金10g、密蒙花15g、枸杞15g、生甘草5g,7剂,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滴用新泪然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每日3~4次。服用7剂后,患者眼部症状减轻,自主原方再服7剂。复诊时患者眼内仍有干涩不适,其他症状明显缓解。BUT检查:右眼4s,左眼4s;STI检查:右眼7mm/5min,左眼8mm/5min。上方去丹皮、栀子,加菊花10g、玄参15g,服14剂;继续滴用新泪然和妥布霉素滴眼液。三诊时患者干涩不适症状基本消失,BUT检查:右眼6s,左眼7s;STI检查:右眼10mm/5min,左眼11mm/5min。药已见效,嘱原方继服14剂以善后。
按:干眼的发病率很高,是目前眼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有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强、局部炎症、睑板腺功能障碍、性激素水平下降等。彭教授在临床发现,不少干眼患者,尤其是中年女性的干眼患者精神抑郁,性格内向,又容易情绪激动。肝主情志,故彭教授常采用疏肝解郁清热的方法进行治疗。本例女性患者性格内向,心事沉沉,睡眠及纳食差,加上舌脉表现,辨证为肝经郁热证,故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解郁清热;且患者年龄45岁,处于围绝经期,该期患者多性激素水平下降,故彭教授常加用富含黄酮类具有拟性激素效应的药物如密蒙花、菊花等;干眼患者往往阴津不足,故又常加用枸杞、玄参等滋阴生津之品。因用药对证,故患者症状很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