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察局部,重视整体

四、精察局部,重视整体

李老精于眼局部望诊,并注重眼与全身脏腑的关系。他认为眼睛虽小,但“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且“目者,宗脉之所聚也”,故眼睛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机体的状况。一位合格的眼科医生,首先必须是一位合格的内科医生。否则,临证之时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陷入盲目被动之中,甚至误诊。

病案:1998年4月诊治患者王某,男,25岁,针眼反复发作年余,在本市多家医院切开排脓数次,诊断为针眼而予清热祛风中药,皆桑菊银翘之类,点用抗生素滴眼液,治疗10天症状无缓解,静滴青霉素、氨卞青霉素仍效果不佳。此次复发5天,查右眼上睑内眦局部红肿,脓点不显。追问病史,患者自述多渴喜饮,小便量多,查血糖升高,尿糖(+++)。乃诊为“消渴病”,给予消渴方,数剂症减,再服针眼愈,未复发。此病案反映的问题是多家医院诊治不细,只顾局部,而未考虑其多饮多渴、小便多等全身症状,一味祛风清热解毒,而未顾及阴虚津亏,其针眼之热应为阴虚津亏之内热。由于李老问诊仔细,辨证精确,重视整体,该病才得以治愈。

对于眼局部诊察,他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如见患者两眦角有乳白色或灰白色分泌物,多为沙眼或其他慢性结膜疾患。望白睛上的血管分布及距角膜缘的远近,可测知病的轻重。他认为,正常人的白睛上部有少许血管,弯曲向下伸延,末端有如纺锤;如果血管少、颜色鲜红、距角膜缘远者病轻,反之则病重。望角膜上有弧如老年环而混浊蓝色者,主男子淋浊、妇女带下病。凡此种种,值得研究。

李老认为,在眼科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要重视手术。他博学多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治学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