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潘某,男,67岁。右眼眼前有黑影2年,左眼有黑影飘动月余,于2003年2月24日就诊。有糖尿病病史,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有高血压史。尚有大便干结,夜寐不宁,脚转筋。检查:视力右眼指数/30cm、左眼0.15。散瞳后右眼眼底不能窥清,玻璃体混浊;左眼底新生血管、点状出血,颞下方大片出血溢入玻璃体中,后极部视网膜水肿、黄斑部结构不清,中心凹光反射不见。舌淡胖、苔薄腻,脉细数。西医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Ⅳ期)。中医诊断:云雾移睛,阴阳两虚型。治疗原则:益气明目,交通心肾。处方:生黄芪30g,菟丝子10g,淫羊藿12g,钩藤15g(后下),决明子10g,泽兰10g,益母草10g,生、炒蒲黄各12g,三七粉4g(分吞),茜草10g,炒白芍30g,牛膝10g,炙甘草6g,肉桂3g(后下),黄连6g,14剂。2周后复诊,患者眼部症状略有减轻,脚转筋好转,大便时干时溏,夜寐转安,血压平稳。检查视力:右眼指数/50cm,左眼0.25。眼底症状同前,苔脉同前。处方:生黄芪30g,菟丝子10g,淫羊藿12g,泽兰10g,益母草10g,茜草10g,三七粉4g(分吞),熟大黄10g,决明子10g,密蒙花10g,瞿麦6g,桑叶10g,黑芝麻15g。另予黄连素口服,每次8片,每日3次;肉桂粉口服,每次1g,每日2次。2周后病情稳定,予成药知柏地黄丸、黄连素、肉桂粉口服,门诊随访。
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医可据眼部表现归属于暴盲、云雾移睛、视瞻昏渺等范畴。高健生医师从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多在糖尿病5~10年间,以后逐渐加重,此时基本已无糖尿病早期的阴虚热盛证候,临床多见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之候,气虚而不能健运,阳虚而不能温运,阴虚而不能济火,因虚致瘀、目络瘀阻是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其证候特点。一诊处方中用大剂量生黄芪补气,菟丝子、淫羊藿补肾,泽兰、益母草、蒲黄、三七粉、茜草、牛膝活血止血,黄连、肉桂交通心肾;因血压偏高,取钩藤、决明子清肝平肝;针对脚转筋加大剂量白芍舒筋缓急。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处方中黄芪和黄连均有降血糖作用,其中黄芪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
(张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