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血病之辨证
2025年08月10日
三、血病之辨证
血是脉管内的红色液体,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各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血病常见有血虚证、血瘀证和血热证。
1.血虚证 血虚证由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所引起。症见视物昏花,视久疲劳,兼见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血量少色淡,经期错后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多见于产后目病、贫血性视网膜病变及部分缺血性眼病等。治宜补益气血。方药用四物汤或加味八珍汤(《中医治疗眼底病》)。
2.血瘀证 血瘀证是指因血液停滞,瘀血内阻所引起的病证。症见双眼蒙眛不清,兼见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出血反复不止;舌质紫暗,脉象细涩。可见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等。治宜活血化瘀。方药用血府逐瘀汤或疏肝破瘀通脉汤(《中医眼科临床实践》)。
3.血热证 血热证是指以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为主要病机的证型。症见视物不清,赤丝虬脉,或兼见心烦、口渴,舌红绛,脉滑数。可见于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治宜清热凉血。方药用犀角地黄汤或凉血散瘀汤(《中医治疗眼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