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绵绵运用眼科五轮辨证的经验
五轮辨证是中医眼科独特的辨证方法。五轮名称首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是根据《黄帝内经》之意而发挥的。五轮学说是从脏腑学说上发展起来的。《审视瑶函》曰:“五轮者,皆五脏之精华所发。名之曰轮,其象如车轮圆转,运动之意也。”古人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眼睛除了与五脏六腑有密切的关系,它的某些部位往往与某些特定的脏腑有更为具体的联系。如眼睑与脾胃联系,白睛与肺联系,黑睛与肝联系,两眦与心联系,瞳神与肾联系。由于脾主肌肉,肺主气,肝主风,心主血,肾主水,故分别将此五部位称为肉轮、气轮、风轮、血轮和水轮。五轮的病变可反映所属脏腑的病变,也可作为局部辨证的方法。陆绵绵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工作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师从陆老师3年,收益颇丰。现将其临床运用五轮辨证的经验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