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血须治气

四、治血须治气

夫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溢。唐容川曰:“血之不安者,皆由气之不安故也。”“治一切血证皆宜治气。”治疗玻璃体积血时,治气亦尤为重要。依其积血之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加减方法。

出血期宜加顺气、降气之品,药如银柴胡、枳壳、夏枯草、苏子等。此期血随气升,气有余便是火,气升则火升,气降则火降。在凉血止血方剂中加入此类降气之品,则血无溢出之患。

静止期宜加行气药物,如香附、陈皮、郁金、青皮等。血瘀缘于气滞,在活血化瘀方中加入少量行气之品,可使血行瘀散。

陈旧期宜加益气养阴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菟丝子、女贞子等。此期瘀血渐被组织吸收,人体的正气与阴液由于久病而被耗损。此时宜补气养阴以调理机体,使残余之积血渐化,以期提高视力,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