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的病因病机

二、“翳”的病因病机

目为清窍,诸阳之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因此,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则目窍通利,否则虚邪必袭阳位,客于目窍,伤于黑睛则生翳。《原机启微》说:“浊阴之气不能下,清阳之气不得上,余邪尚炽,故其走上而为目之害也。”黑睛属木,其性类风,与外界直接相通,虚邪贼风外袭,黑睛首当其冲而生翳障,同气相求之故也。风为百病之长,易夹热、夹寒共同致病,故外邪致病常有风寒、风热之不同。但目为阳窍,故临床又以风热为多见。目为肝窍,黑睛由肝所主,肝木主风,又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火内盛,循经上攻,则黑睛生翳。因此,引起黑睛翳障的病因病机多责之清阳不升,风热、火热上犯黑睛。正如张从正所说:“目不因火则不病,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此主要对新翳而言;宿翳则是新翳后遗留的瘢痕组织,多与正气不足、经络气血凝滞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