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论“内障多虚、瞳神属肾”
“外障眼病多实,内障眼病多虚”,以及五轮辨证中“瞳神属肾”等,是中医眼科基本理论之一,一直指导着眼科临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眼科医者可以借助现代先进的检测手段诊治眼病,这些传统眼科理论的临床实用价值究竟如何?我们通过对917例外障眼病的辨证分析,发现13种常见外障眼病辨证属实证者814例,占88.77%;虚实夹杂证者95例,占10.36%;属虚证者仅8例,占0.87%。说明外障眼病确实多实证,虚证较少。对1725例内障眼病的虚实辨证分析发现,18种常见内障眼病中辨证属实证555例,占32.17%;属虚证者417例,占24.17%;属虚实夹杂证者753例,占43.65%。除生理性衰退性内障眼病外,其他内障眼病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说明内障眼病并非多虚证。内障眼病在脏腑辨证中的分布为:由肝脏功能失调引起者635例,占36.81%;由肾脏功能失调引起者80例,占4.64%;由脾脏功能失调引起者218例,占12.64%;由肝肾同病引起者705例,占40.87%;由脾肾同病引起者41例,占2.38%。说明瞳神眼病并非只属肾,相反,以肝肾同病多见,其次属肝(《辽宁中医杂志》1991年11期;《江苏中医》1992年7期)。
“外障多实,内障多虚”、五轮之中“黑睛属肝,瞳神属肾”等是中医眼科基本理论之一。自古以来它一直指导着眼科临床,至今仍为广大眼科医者所沿用,持有异议者甚少。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眼科医者可以借助现代先进的检测手段探查古代医家单凭肉眼不能分辨的许多眼科疾病(尤其是内障眼病)的今天,这些传统的眼科理论的临床实用价值(或可信性)究竟如何?笔者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的观察及对本院眼科住院患者的回顾性整理,对“内障多虚”“瞳神属肾”这一眼科基本理论从临床角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兹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