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治特色

一、辨治特色

1.病因 睑板腺囊肿属中医学“胞生痰核”范畴。根据“五轮学说”,该病发于上下眼睑,其部位为五轮中的肉轮,内应脾胃,故脾胃功能失常者常可罹患。儿童脾胃功能不全,故发病率尤高。祁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胃;既为痰核,亦当责之于脾胃。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过度喂养,以致儿童营养过剩,消化不及时,因此成病,故实证或虚实兼夹证相对居多。

2.病机 小儿睑板腺囊肿发病多为母乳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或过食辛散、生冷、甜腻之品,致使脾胃蕴热或呆滞不化,湿停痰生,阻于经络,上乘胞睑而酿此患。至于脾虚所致运化失职、蕴积痰湿,临床较为少见。

3.辨证 祁教授提倡全身辨证,兼顾脾胃。临床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时,常常在全身辨证的同时以观察舌象为主,脉象次之。祁教授认为通过舌象可以判断小儿脾胃虚实,而脉象常受小儿哭闹影响,故诊断上有困难。因此,为了判断小儿营养是否合理,消化吸收是否正常,还应触及小儿上臂内侧的肌肤。如果肌肤松弛,则脾胃不和,消化吸收欠佳;如果肌肤紧实柔润,则营养合理,消化吸收良好。

4.治则 小儿睑板腺囊肿责之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生。祁教授认为应以消食导滞、化痰散结为大法,并叮嘱家长一定要注意控制儿童饮食,谨防其营养过度,忌喂食辛辣甜甘厚味之品。本病以调整脾胃功能,注重辨证施治,兼以培养患儿正确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为治疗原则。祁教授还认为手术治疗睑板腺囊肿乃治标之策,常常复发,而且手术治疗时幼儿因恐惧而不易配合。因此,防止复发也是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