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基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
张老指出,老年性白内障虽然病变在眼目,但因眼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诊治时,除了要重视眼部病变的情况外,尤应考虑到全身的状况,如脏腑的偏盛偏衰,体质的或强或弱,病程的孰长孰短,及有无其他疾病存在等,标本合参,相互印证,方能投药中的。
张老对中医学有关眼科的理论钻研甚深,其中对《黄帝内经》有关眼目的论述尤其重视。他认为,关于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病机,我们必须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本病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灵枢·大惑论》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素问·五脏生成》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灵枢·天年》特别指出:“人生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张老根据这些理论,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指出本病主要是因为年老体衰,精血不足,以致肾阴虚于下、肝风冲于上而使玄府闭塞,目中经络闭塞不通,造成瞳神变色,眼珠变为混浊,这与《秘传眼科龙木论》所述的“脑脂流下,肝风上冲”的机理是一致的。张老指出:目为肝窍,体阴而用阳,全赖肾水以养之。目睛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人身之气血升运于目,则分为真气、真血、真精、神水、神膏、神光。眼目受真气、真血、真精之所养,灌睛濡瞳,使营卫流转,津液输布,含光纳彩,方能视山川之大,烛毫毳之细,此神水、神膏、神光之所以能为用也。精生气、气生神,精气充盈则精采光明,阴精一衰则阳光独治,阳光独治则壮火食气,无以生神,神光暗微则令人目不明矣。故本病的诊治,滋肝补肾诚为要法。然人有胖瘦、地有南北、病有先后,所以临证如见他脏有病者,亦必兼治,不能顾此失彼,一定要有整体观念。但若忽视滋肝补肾,则为舍本求末,总非善治。
本病患者因年高体弱,常有其他兼症存在,如气喘咳嗽、失眠心悸、体倦纳呆等各种症状。张老在诊治时则充分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内外各科知识经验,着意调治,常常随着患者全身情况的改善,体质由弱转强,而视力亦逐渐提高,乃至恢复正常。张老告诫说,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因脏腑精气已衰,故病证复杂多样,切勿只持一方一法,对号入座;更不可先入为主,主观臆断;亦不可不知进退,急切而求全功。必须细心观察,具体分析,认真辨证,灵活施治,方不致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