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明葵治疗玻璃体积血经验
玻璃体积血在眼科临床很常见,治不及时或措施不力常变症丛生,严重威胁视功能。我院曾明葵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临床20余年,自创养阴活血利水法治疗玻璃体积血,特别是中后期积血,多有奇效。笔者跟随曾师多年,亦从中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经验介绍如下:
基本方组成:生地黄30g,阿胶15g(烊化),旱莲草30g,玄参20g,栀子10g,丹参30g,益母草20g,生蒲黄20g,三七粉6g(兑服),猪苓12g,茯苓20g,车前子12g(包煎),泽泻12g。
加减:外伤积血者,去阿胶、玄参,加白蒺藜、密蒙花、川芎、防风;视网膜静脉周边炎者,加白及、白蔹;视网膜静脉阻塞者,加地龙、川芎、葛根;视网膜血管炎者,加金银花、白芷、白及;失眠多梦者,加夜交藤、石决明、牡蛎;病久机化者,加昆布、海藻、枳壳、桔梗;脾虚纳呆者,去阿胶、玄参,加神曲、白术、陈皮;腰酸耳鸣肾虚者,加枸杞子、菟丝子、楮实子;血脂偏高者,加首乌、山楂;高血压、糖尿病者,配合口服降压药或降血糖药。
病案:男,38岁,工人。因右眼突然视物不见1周而入院。查视力:右眼指数/30cm,左眼1.2。双眼前节无异常。扩瞳查双眼底:右眼玻璃体血性混浊,眼底看不进;左眼底周边部分小静脉旁有白鞘,上支静脉旁可见一小片出血,余(-)。舌边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中医诊断:暴盲(右);西医诊断:玻璃体积血(右),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双)。先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中药15剂。查视力:右眼指数/60cm,出血停止。继以养阴清热、活血利水为治法,药用基本方加白及10g、白茅根30g。连服26剂后,查视力:右0.6,左1.5;加镜右-0.50/-0.50×15=1.2;眼底双层光间质清,视盘色淡红、边清,视网膜静脉稍充盈,双视网膜静脉旁有白鞘及少量黄白色渗出质,出血全部吸收,黄斑中心凹反光清。出院后嘱其自服杞菊地黄丸以善后。
曾师认为玻璃体积血多由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及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所致,其次见于高血压或糖尿病眼底改变所致的大量出血及眼外伤等。本病起病急骤,视力急降,常产生继发性青光眼、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等,可导致失明。因此,探求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药是防盲治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曾师认为本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但虚火内灼,目络受损,血液外溢,积于神膏(玻璃体),离经之血积久成瘀乃本病总的病因病机。养阴则能清热,热清则血止。参考古人治云雾移睛(玻璃体混浊)的主方为猪苓散,可知利水明目乃古人治玻璃体混浊的主要方法。玻璃体乃清澈透明之体,离经之血蓄积为瘀,污秽之物自当洗涤,“活血利水”的目的在于加速血液循环,清除积血。方中生地黄、阿胶、玄参滋阴;栀子善清三焦之热;墨旱莲、益母草、丹参、三七粉、生蒲黄凉血止血祛瘀,止血而不留瘀;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通利水道,洗涤离经之血。曾师认为,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是:一要视其不同的病与症加减用药;二是活血药的应用不主张用水蛭等破血逐瘀药;三要守方守法,疗程宜长,缓以图功,坚持3~5个月甚至1年的治疗常可获满意疗效。
(谢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