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赞襄用羌活胜风汤加减治疗眼病的经验

庞赞襄用羌活胜风汤加减治疗眼病的经验

庞赞襄主任医师系祖传三世眼科中医,从事中医眼科临床五十载,医术精湛,经验丰富。用羌活胜风汤治疗眼病是庞老的宝贵经验之一,兹介绍于下。

风为六淫中的主要致病因素,风为百病之长,为外邪致病的先导。《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眼位至高,很容易受风邪侵袭。又因风属于肝,肝开窍于目,物类感召,所以风证在眼科比较多见。

对风证辨证,首先要掌握风证的临床表现。庞老认为眼科的风证与内科不尽相同,眼痛头痛、多泪羞明、沙涩难睁、眼痒恶风、胞睑肿胀、白睛浮壅、视一为二等都是风的表现。祛风能使病邪从表而解,有疏风止痛、胜湿止痒、退翳消肿、疏郁散结等多种功能,用之得当,收效显著。

外感风邪为外眼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故祛风法多用于外眼病,如眼睑湿疹、暴风客热、火疳、黑睛生翳、瞳神紧小、眼部外伤及风牵偏视等。许多眼科医师喜用桑叶、菊花、薄荷等辛凉解表药,而庞老多嫌其力薄效差,常用羌活、防风、荆芥等辛温发散药,方剂多用《原机启微》中的羌活胜风汤(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白芷、前胡、川芎、薄荷、柴胡、黄芩、桔梗、白术、枳壳、甘草)加减而成祛风清热、祛风散寒、祛风燥湿、祛风活血等诸法。

1.聚星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杜某,男,21岁,1975年4月18日就诊。主诉:右眼疼痛、多泪羞明2天。检查:右眼胞睑痉挛,不能睁开,睁则热泪如汤,以致无法进行视力检查。白睛抱轮微赤,黑睛有细小星点联结如树枝状,苔白,脉弦。诊断:聚星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证属风邪夹热上犯于目。治以疏风为主,佐以清热。处方:羌活、防风、荆芥、薄荷、柴胡、蝉蜕、赤芍、黄芩各10g,水煎服。3剂后症状基本解除,上方去羌活,加生地黄20g、知母10g、焦山栀6g,连服6剂而愈。

:庞老常说,眼痛、怕光、流泪是眼科风证的主要表现,有风证就用祛风药。如果不遵照辨证论治的原则,遇到病毒性角膜炎就一律用清热解毒药,似乎针对性很强,但离开了中医理论指导,事实证明效果不好。

2.瞳神紧小症(虹膜睫状体炎) 侯某,男,20岁,1974年10月16日就诊。主诉:右眼酸痛,多泪羞明,肩背沉重,拘紧恶寒,嗳气吞酸,恶心纳呆。检查:右眼白睛抱轮红赤,神水混浊,黄仁肿胀,3~7点处与晶状体后粘连,舌淡苔白,脉象浮紧。诊断:瞳神紧小症(虹膜睫状体炎)。证属肝经风热,治以散风清热。处方:羌活、防风、荆芥各12g,前胡、白芷、柴胡、桔梗、枳壳、白术各10g,忍冬藤30g,蒲公英30g,甘草3g,水煎服,2剂。外用1%阿托品滴眼液点眼散瞳。10月18日复诊,除瞳仁粘连已散开外,其他症状同前。庞老认为肩背沉重、拘紧恶寒、嗳气吞酸、恶心纳呆当属脾胃虚寒,外受风邪,嘱改用温散之法。处方:吴茱萸、干姜、羌活、防风、陈皮、青皮、白术、前胡、银柴胡、黄芩各9g,甘草3g,水煎服。连服12剂,右眼白睛不红,神水无混浊,症状消失而愈。

:风邪外袭,经气不利,故眼痛、怕光流泪;风寒外束肌表,太阳经脉运行受阻,卫气不能温分肉,故肩背沉重、拘紧恶寒;胃中虚冷,寒浊上逆,故嗳气吞酸、恶心纳呆。方中用吴茱萸、干姜温中降逆,羌活、防风、前胡疏散风邪,白术、青皮、陈皮和胃健脾,各药合用,寒去风除,诸症消失。

3.火疳合并白膜侵睛 王某,女,40岁,1973年4月15日就诊。主诉:右眼巩膜炎复发5天。右眼胀闷疼痛,视物不清,反复发作已有4年。伴有关节疼痛,胸闷纳少。检查:右眼白睛外上方有暗红色隆起,形长而圆,状如豆形,压痛明显,相邻黑睛有舌状白膜伸向中央,神水混浊,瞳神干缺,舌质紫暗、苔白,脉弦。诊断:火疳合并白膜侵睛。证属风湿火邪郁结,治以祛风化湿、清热散结。处方:羌活、独活、防风、白术、苍术各12g,当归、赤芍、川芎、红花、黄芩各10g,忍冬藤30g,水煎服。除用阿托品滴眼液散瞳外,停用其他西药。上方连服8剂,红赤已减,仍觉胀痛。上方加夏枯草20g,又服15剂,红赤疼痛、隆起颗粒全消,黑睛留有白翳,神水已清,瞳神不圆,观察2年未见复发。

:风湿火邪郁结于白睛深层,故白睛红赤疼痛、局部隆起。湿邪阻塞气机,故胸闷纳少,缠绵不愈。风湿客于筋骨,则关节酸痛。方中重用羌活、独活、防风散风除湿、疏郁散结,且能止痛;白术、苍术健脾祛湿;当归、赤芍、红花活血通络、散结止痛;黄芩、忍冬藤清热解毒。

4.风牵偏视(动眼神经麻痹) 周某,男,64岁,1971年7月8日就诊。主诉:视物成双,歪斜混乱,头目剧痛,颈项拘紧10天。检查:左眼上睑下垂,遮住部分瞳孔,眼珠外斜,转动受限,检查复象不规则。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诊断:风牵偏视(动眼神经麻痹)。证属风邪中络,治以散风通络,佐以健脾。处方:羌活、防风、荆芥、前胡、白术、枳壳、柴胡各10g,当归、赤芍、川芎、木瓜各12g,甘草6g。服4剂,头目痛减,复象距离缩小。继服7剂,仍有头晕、上睑下垂,上方加黄芪30g、党参12g,每日1剂;并针刺攒竹透丝竹空、承泣、睛明、风池,每日1次。1971年9月2日复诊,眼珠转动自如,睑裂大小正常,向右看时仍有轻度复视。

:脾主肌肉,眼外肌亦属于脾,睛斜视歧多由脾胃虚弱、气血不荣、约束无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升阳,庞老多用培土健肌汤。但在病之初期,头目剧痛、颈项沉重者,庞老则认为由风邪中络引起,治宜散风通络,方用羌活胜风汤加减常能奏效。

(李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