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典型病案

四、典型病案

张某,女,48岁。诊断糖尿病12年,双眼视力下降3年,于2006年10月就诊。伴有咽干,自汗,失眠,神疲乏力,手足凉麻,便秘,舌淡胖,脉沉细。空腹血糖10.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患者面色少华,少气懒言。检查:双眼视力0.5,眼底见微血管瘤、斑点状出血、硬性渗出。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视网膜广泛点状强荧光,血管渗漏明显,无非灌注区。诊断:DRⅡ期,气阴两虚夹瘀证。予以益气养阴、温阳化气,处方:黄芪40g,黄连10g,肉桂2g,益母草10g,密蒙花10g,熟地黄20g,女贞子15g,知母10g,夜交藤30g,大黄10g。每日1剂,水煎服。上方煎服4周后,患者自述病情开始好转,视物清晰,双眼视力提高到0.8,双眼眼底出血部分吸收,便秘减轻,手足凉麻有所改善。效不更方,继续服用4周,以后每年复查眼底。2010年8月复查双眼视力0.8~1.0,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视网膜点状强荧光,血管渗漏不明显,少量硬性渗出,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Ⅱ期,病情稳定。

:高老师认为,消渴病眼底病临证应整体辨证,治疗方能切中病所。《外科证治全生集》强调:“目中赤脉,加密蒙花。”密蒙花味甘,性微寒,具有清肝火、除翳膜、补肝虚、明耳目的功效;配以黄芪大补元气,女贞子补肝肾明目,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密蒙花方是局部与整体结合辨证的良好范例。

(接传红、吴正正、严京、宋剑涛、郭欣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