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经验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为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其病程较长,易于复发,若治疗不当,常可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乃至失明。尤其是病程较长及复发的病例,在临床治疗上非常棘手。刘佛刚以中医辨证施治内服中药为主,局部配合应用西药进行治疗。总结如下:
1.外感风热证 症见眼睑红肿,抱轮红赤,黑睛生翳如星或如片状,羞明流泪;伴发热恶寒、头痛、咽痛、鼻塞,舌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调和胃气。药用:白术10g,羌活10g,防风10g,柴胡10g,桔梗10g,白芷10g,黄芩10g,荆芥穗5g,独活5g,木贼草5g,金银花12g,连翘12g,板蓝根12g,薄荷3g,甘草3g。
2.寒热错杂证 症见眼睑轻度发红,白睛红赤,血丝暗紫,黑睛点片状混浊;伴头痛额痛,鼻塞流清涕,便结尿赤,舌苔薄白兼黄,脉濡数。治宜内清外解。药用:当归尾10g,赤芍10g,黄芩10g,羌活10g,大黄(后下)10g,桔梗10g,川芎10g,黑栀子10g,荆芥穗5g,枳实5g,连翘5g,麻黄3g,细辛3g,甘草3g。
3.肝胆实火证 症见胞睑红肿,白睛混赤,黑睛溃烂,呈浸润状,或瞳神紧小,甚或有少量前房积脓,头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药用:生地黄12g,当归10g,赤芍10g,泽泻10g,龙胆草10g,木通10g,车前子10g,黄芩10g,柴胡10g,山栀子10g,木贼草5g,蝉蜕5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水牛角丝30g,甘草3g。
4.肝脾湿热证 症见白睛红赤,睛珠痛如针刺,黑睛生翳陷下;伴胸闷胁胀或纳呆,尿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治以祛热利湿,升发阳气。药用:苍术10g,柴胡10g,蔓荆子10g,茯苓10g,羌活10g,桔梗10g,白芷10g,黄芩10g,龙胆草5g,川芎6g,独活6g,枳壳6g,薄荷3g,甘草3g。
5.肝肾阴虚证 病程较长,抱轮红赤,黑睛溃烂久而不愈;伴倦怠乏力,失眠健忘,眼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弦。治以养阴祛风退翳。药用:熟地黄12g,生地黄12g,牛膝10g,当归10g,麦冬10g,石决明10g,草决明10g,石斛10g,羌活10g,防风10g,杏仁10g,枳壳6g,木贼草5g,蝉蜕5g。
随症加减:如头痛、眼痛甚,加蔓荆子10g、玄胡5g;羞明流泪,加夏枯草12g;白睛混赤难退者,加当归尾12g、赤芍10g、牡丹皮10g、茺蔚子10g;黑睛水肿、浸润者,加石决明10g、菊花10g;黄液上冲者,加天花粉10g、石膏15g。
为预防继发感染,局部点抗病毒、抗生素滴眼液;为减轻炎症反应,预防虹膜后粘连,用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并口服维生素类。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目前临床上两大治疗难点是病程迁延及容易复发,尤其是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上极为棘手的问题。
刘佛刚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并依据临床症状适当加减用药,既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又可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驱除毒邪。因此,在减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方面有明显效果。内服中药汤剂应用凉血活血散瘀之品,可使眼部的羞明流泪、红肿热痛等刺激症状迅速减轻,眼前部混合充血症状消除,从而减少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使病情的发展易于遏制。在治疗过程中,始终加入退翳明目的木贼草、蝉蜕、密蒙花、草决明、石决明等,既可增强角膜活性,又可减少角膜瘢痕的形成,使视力有明显提高。
在临床治疗中还摸索到,对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由于滥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使存在于眼部的正常菌群关系破坏,从而易引起混合感染。刘佛刚在用药时喜加金银花、蒲公英、连翘、柴胡、龙胆草等具有抗病毒、抗细菌双重作用的中药,起到双重抑制作用,从而缩短了病程。
(刘艾武、欧阳云、彭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