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眼病的病因辨证
眼科与六淫有关者常见于感染与变态反应所致的疾病。对急性感染因子所致的眼病,以风、热、火等导致的实证急性病居多。一般来说,病毒感染以刺痛、流泪等风邪导致的症状为主,细菌感染以红、肿、痛、热等热(火)邪导致的症状为主。
1.风邪 眼科对风邪的诊断主要是以临床所出现的刺激症状为主要依据,具体来说有以下方面:
(1)眼痛:多突然发生,呈刺痛、梗痛甚至鸡啄样痛(前提是必须除外结膜囊异物及倒睫等因素),常见于外眼病的早期。
(2)流泪:由局部刺激造成反射性泪液分泌增加。
(3)头痛:按经络辨证,有太阳头痛,痛在眉头或头顶,甚至牵连到后头痛,项强;少阳头痛的部位在两颞侧太阳穴附近,甚至可牵连到耳根;阳明头痛的部位在眼眶、前额,甚至可牵连到颊部、牙部。外风直中三阴经络而引起的头痛,辨证的重点在于头痛的性质,同时参考其他兼症。如厥阴头痛则头痛如劈如裂,因风性走窜,故不一定局限于巅顶,还可以牵连到目系;少阴头痛则头痛如锥刺;太阴头痛则头痛如裹、如压。
(4)组织浮肿:风邪客于肌肤,经络阻滞,可导致组织浮肿。多皮色光亮或结膜透明水肿,有虚浮感,常见于外眼病的早期。
(5)斜视:凡某条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受损害所造成的麻痹性斜视,辨证多属“风”,有外风与内风之别。
(6)角膜翳:这里指的是早期的角膜浸润而言。中医认为“翳从风生”,即认为翳在开始时是由风邪所致。
2.火邪 张子和有“目不因火不病”之说。所谓火证,多为外感眼病向纵深发展的阶段,主要的病理变化在于形成以大量白细胞集中为主的浸润灶,因此它严重地阻碍经络的交通而使气血瘀滞,其结果可以为化脓、坏死。由于组织破坏较严重,故最后可以导致瘢痕形成,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功能障碍。如火热伤津,可出现口渴、尿赤、便秘等;火热入血则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渗出,甚至出血。在眼科临床,凡严重的充血、肿硬、拒按、分泌物黄稠等都是火的表现,程度轻者属热。临床上还可以根据不同部位与脏腑辨证相联系。
(1)肺火:如病变在结膜,则出现严重的结膜充血,呈弥漫性,一片鲜红色外观,结膜肿胀,分泌物黄稠,甚至有血性分泌物,眼部灼痛感;如病变在巩膜,则呈局限性紫红色充血、肿胀隆起、疼痛、拒按。全身可出现鼻孔冒火感或出血、咳嗽、便秘。
(2)肝火:如为角膜病变,则有严重的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角膜浸润、翳色浓密、有隆起感,或表现为组织迅速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溃疡表面不清洁或角膜全面混浊。如为虹膜睫状体病变,除严重充血外,前房高度混浊或积脓、积血,虹膜充血肿胀、拒按,瞳孔缩小,视力高度障碍。全身可能出现口苦咽干、烦躁易怒、面部烘热、便干、苔黄等,常兼有颞侧头痛或眉棱骨胀痛。
(3)脾火:如病在眼睑则眼睑红肿拒按,局部形成化脓性病灶;如在眼眶则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睑红肿,眼部胀痛;病在结膜则出现眼睑红肿,假膜形成,不能睁眼;病在角膜或前葡萄膜则可出现凝脂翳及前房积脓,色泽较黄。全身可见口唇干燥、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苔黄燥等症。
(4)心火:眼病心火证者较少,多为肝火或脾火兼夹心火者。局部表现为内眦充血,泪阜红肿,胬肉充血严重及眦部脸腺炎等。全身可有口干口苦、口腔糜烂、心烦不眠、尿赤痛、舌尖红而生刺等。
(5)肾火:属虚火范畴,在此不作讨论。
3.湿邪 湿邪最易与风邪或热邪结合同时犯眼。在病理特点方面,湿邪所致眼病与淋巴细胞的积聚、组织细胞的肿胀、增殖和纤维素的渗出等相关。在临床上主要根据眼部的客观症状,同时还要参考全身情况而作为辨证的依据。湿邪引起的眼部症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1)眼睑部水肿,皮色淡白,或睁眼乏力,或有眼睑重着感。湿邪导致的水肿表现为肿而柔软,它与热肿的红肿而硬不同;湿肿发病缓慢,它与风肿的突然发病也有区别。
(2)睑缘起小水疱,流黏水黄水,糜烂胶黏。
(3)结膜滤泡增生(包括沙眼的滤泡及结膜滤泡病),或白睛污秽黄色,为湿热有瘀。
(4)分泌物性质黏韧,甚至可拉成丝状,泪液亦发黏,或睑缘或眦部有白色分泌物。
(5)某些角膜缘或角膜偏边缘部的浸润灶或慢性溃疡如虫蚀状。
(6)某些角膜实质层水肿混浊及某些虹睫炎症反应。
4.燥邪 燥邪所导致的眼部病变多在皮肤或黏膜的表层,极少出现深层病变,它与以组织变质为主的病理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在临床上它与由某些维生素缺乏所致的眼病有类似之处。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1)眦部皮肤充血、干裂、出血。
(2)睑结膜面不光滑,比较粗糙,干涩不舒。
(3)无眵泪的结膜充血,或眵干硬结,异物感较突出。外眼病该有分泌物而没有,而眼又表现干涩、异物感者,在辨证时应该想到有脏腑津液不足的一面,而眵结硬者表示已出现热的迹象。
(4)某些角膜浅层的病变,如某些角膜上皮糜烂,某些弥漫性表层的角膜炎、角膜软化症的早期等。有些小儿瞬目频繁而又查不出明显的眼部病变,亦为肺胃津液不足或脾胃消化不良导致轻度阴血亏虚所致。
5.寒邪 在眼科病中,寒邪最易与风邪结合,突然发病,侵犯眼的浅表组织。伴有鼻部反应,出现清稀无热感的水样分泌物,属外眼病早期,称之为风寒表证。常见于病毒感染,其临床表现有以下方面:
(1)突然出现眼痛,清泪如泉涌,无眼眵,即使有充血,亦呈淡的水红色;或角膜表层起星翳。
(2)全身症状比较突出,如头痛或眉头痛,鼻流清涕,舌苔薄而表面有润感。
6.暑邪 其临床表现与火证、热证相似,有时可以夹湿。
(陆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