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有常,有规可循
2025年08月10日
四、用药有常,有规可循
目为至高之窍,热邪易侵,故先师用药常系清轻之品。所谓轻者,乃系轻飘上浮之药,如菊花、薄荷、蝉衣之类;所谓清者,就是非大寒大泻之剂,系用凉药清解之意,如金银花、酒黄芩、茅根等味。
目与血在生理病理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经云:“肝受血而能视。”《审视瑶函》说:“夫血化为真水,在脏腑而为津液,升于目而为膏汁,得之则真水足而光明,眼目无疾,失之则火邪盛而昏矇,翳障即生。”可见理血之法在治疗眼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先师谨遵古训,善于理血,首选四物。药味生、熟、酒制有别,化一方为三方(即生四物、熟四物、酒四物),分别虚实而用。临证加减化裁,数不胜数。笔者整理的《张皆春眼科证治》一书,共载111方,其中四物者就有49方。
“心中有邪,黄连除之;肝中有邪,柴胡除之;脾胃有邪,大黄除之;肺中有邪,黄芩除之;肾中有损,熟地益之”。这是先师根据眼病多火邪为殃、虚证责之于肝肾而总结出来的基本用药规律。如治疗金疳一症,先师认为系肺气郁滞不宣,久则化火,郁火上攻而致,故首选酒黄芩清肺泻火,次用桔梗宣肺散结,桑白皮清降肺气,这样一宣、一降、一清,肺中郁热焉有不除之理,更兼用赤芍、牡丹皮活血凉血、疏通络脉以退目中赤脉,共成一剂,名为“宣肺散结饮”。此方我们用之于临床,仅一二剂即获疗效。可见以上数语是先师临床用药的经验总结。
(周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