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局部症状为主的中医分期辨证治疗

二、以眼局部症状为主的中医分期辨证治疗

临床上对AMD总的治疗目标是控制、延缓病程发展,消散眼底瘀滞,改善视力。本病分干性型和湿性型两种,其中绝大部分是湿性型,约5%属干性型。统计资料显示,无论是干性型或湿性型,其气虚证型均明显多于其他证型,且与发病年龄、视力无明显关系。笔者突破传统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对AMD病程分期以中医理论作分析,即以眼局部辨证为主、全身辨证为辅的辨证方法,对AMD采取分期辨证治疗。

1.玻璃膜疣期 黄斑区玻璃膜疣融合或分散。此期主要表现为下述两个证型。

(1)气虚失运,痰浊内停证

辨证要点:黄斑区玻璃膜疣,兼神疲乏力,舌体胖有齿印,苔白,脉缓无力。

治法:补气益脾,利湿化浊。

方药:益气聪明汤(《东垣十书》)加减。

(2)气血失调,痰浊内蕴证

辨证要点:黄斑区玻璃膜疣融合,兼头晕眼花,舌淡红,黄苔或腻苔,脉弦滑。

治法:调理气血,利湿化浊。

方药:逍遥散(《和剂局方》)加减。

2.渗出性病变(湿型)期 黄斑区有浆液性或出血性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盘状瘢痕。本期病程发展加快,病变亦多反复,患者视力遭受严重损害,往往以体虚、邪实(痰湿、肝郁、血瘀)为突出表现。

(1)浆液性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脱离:主要表现为脾虚痰湿证。

辨证要点:视力中度受损,黄斑区水肿,灰白色渗出,部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下可辨出边缘模糊的玻璃膜疣沉积。头目眩晕,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化湿,化痰散结。

方药:六君子汤(《医药正传》)加减。

(2)出血性色素上皮和神经上皮脱离:主要表现为肝经郁火、痰瘀互结证。

辨证要点: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多同时存在浆液性脱离,眼底镜下黄斑区常可看到水肿、渗出、出血同时存在,严重者玻璃体积血,视力可完全丧失,眼底无法窥进。头目眩晕,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结,舌红或瘀暗,苔黄或厚腻,脉弦滑。

治法:凉血活血,清肝养阴。

方药:失笑散(《和剂局方》)合二至丸(《医方集解》)加味。若兼气虚,酌加益气药。

(3)盘状瘢痕期:主要表现为脾、肝、肾俱虚,夹有痰瘀。

辨证要点:视力严重受损,黄斑区盘状瘢痕形成,荧光血管造影多数可见新生血管埋藏于瘢痕组织之中。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或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舌暗瘀,舌胖有齿印,脉弦或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血,补肝肾,软坚散结。

方药:益气聪明汤(《东垣十书》)加浙贝、乌贼骨、昆布等。

3.萎缩性病变(干性)晚期 此期邪实渐退,以肝肾两虚为主要表现。

辨证要点:患者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视力常下降至0.1或以下。黄斑区色素上皮呈地图状萎缩,萎缩区表面有金箔样反光。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边有齿印,脉虚无力或脉沉细。

治法:补肝肾、益精血为主,佐以健脾益气。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