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科用药经验

三、眼科用药经验

1.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祁老强调,仅仅钻研中医基础理论,或者一味重视临床经验的积累,都不能形成自己成熟的学术理念,要二者兼而有之。如《本草疏证》记载:“桂枝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祁老曾以桂枝为主药,采用温阳利水法治疗1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使持续1年余的黄斑水肿消退,视力恢复。

2.注重引经药的使用 祁老重视应用引经理论,在方剂中配伍引经药,将所用药物引至病所、上入目窍而增加疗效。祁老研究发现,在《原机启微》下卷40张内服方剂中,凡涉及补益脏腑、气血津液者,其所用引经药多为散发升举之品,补气者多选葛根、升麻、蔓荆子;补精血者多选柴胡、防风;由热邪(包括淫热或内火)导致的眼病,多伍用龙胆草、黄芩、黄连、黄柏、石膏等。

3.重在整体,兼顾脾胃 祁老传承唐亮臣老中医经验,主张治疗眼病首先以全身辨证为主,选方用药力求平和,忌蛮用峻补,也慎用苦寒攻下,并时时兼顾脾胃。如祁老常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伴见全身体虚乏力、自汗便溏、面色㿠白、食后腹胀、舌边有齿痕的视疲劳患者,以益气升阳、健脾和胃。

4.勤求古训,自成一派 祁老通过阅读大量古籍,反复在临床中实践,对某些药物的使用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医书中记载枸杞子药性甘平,为益精养血明目之上品;祁老认为枸杞子适宜于某些慢性眼病或保健养生,对紧急或棘手的疑难眼病,必须与其他相应药物伍用方能有效,更不能不加辨证而配伍于方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