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

三、视网膜静脉阻塞

彭某,男,55岁。因右眼视力急剧下降12天,于1993年12月20日入院。入院时症见右眼视物不清,头晕目眩。查视力:右眼0.04,左眼1.0。扩瞳查眼底见右眼视网膜静脉充盈怒张,尤以鼻下、颞下支为甚,下方视网膜上满布出血斑块,伴有黄白色渗出,累及黄斑部。双眼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A∶V=1∶2,左眼底余未见异常。发现有高血压病史6年。舌红少苔,脉弦。诊断为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不全阻塞,双眼底动脉硬化。辨证为阳亢血瘀,治以平肝潜阳、活血利水,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蒸兑),钩藤12g,生石决明12g,菊花10g,牛膝15g,益母草20g,车前子20g,茯苓30g,赤芍15g,地龙12g,泽泻15g,丹参15g,每日1剂,分2次温服。配合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mL加血栓通4mL,每日1次。服上药3周后,右眼视力上升至0.15,眼底出血部分吸收,头晕目眩等症减轻。病已1个月有余,改用养阴增液、活血利水法,方用生蒲黄汤合猪苓散加减:生蒲黄15g,丹参15g,地龙12g,赤芍15g,当归12g,生地黄20g,墨旱莲15g,枸杞15g,茯苓30g,猪苓20g,泽泻10g,车前子20g,每日1剂。服药15剂后,右眼视力提高到0.3;继服34剂后,视力提高到0.6+2;坚持再服21剂,视力提高到0.8+3,视网膜静脉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眼底出血全部吸收,黄斑部结构稍紊乱,患者自觉右眼视物轻度变形。病已临床治愈,嘱带药15剂出院。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眼科较典型的血瘀证候,本病的临床特征就是静脉栓塞后使脉中的血液运行受阻,溢于脉外,导致眼底出血。因此在本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须辨证施治外,均应活血,即使在出血的初期亦应以活血为主,配合少许凉血止血药。为什么在用活血药治疗的同时还要利水?因为本病临床上除有出血表现外,由于血管阻塞,脉中津液外渗,往往有视网膜的水肿、渗出,不少患者还伴有黄斑囊样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时即可见到黄斑区荧光渗漏。因此,治疗上在活血的同时,我们常选用茯苓、猪苓、车前子、泽泻、白术、益母草、泽兰等药利水消肿。活血药与利水药的配合使用,可加速出血的吸收、脉络的畅通与水肿、渗出的吸收,从而促进病变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