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病机

一、病因病机

《中医眼科临床实践》一书中载有“本病多由肝肾阴虚,或肝郁损气,或肝郁少津,或心脾两虚,或肝经郁热引起”。在临床实践中,肝经郁热、心脾两虚、肾虚肝郁常是导致视神经萎缩的主要原因。

1.肝经郁热 本病初起多为肝经郁热,热邪亢盛;或延误治疗,热邪没有及时控制,肝郁未解;或平素体盛,内有郁热,肝火旺盛,加之郁怒,久郁生热,热邪上炎,侵及目系。

2.肝经郁热致络阻 热郁阻络,玄府郁闭,脉络不通;或肝郁气滞,气机失畅,升降之机阻滞,肝郁热邪深入目系导致此病。

3.肝经郁热致损气伤血 郁邪致病,初伤气分而久延血分,故肝郁日久,久郁热邪易于损伤气血,气血受损,目失濡养而发病。尤其肝之为病易于犯脾,脾失运化之职,湿邪阻滞脉络,肝郁脾虚,生化无力,以致郁热损伤气血。

4.肝经郁热致灼津耗液 肝郁日久,郁热内结,热邪不解,热邪最易耗伤津液,导致肝郁少津,气阴两虚,津液亏损。或热病之后邪热未尽,郁结脉络,灼烁津液,使阴精不足,目失濡养,以致本病。

5.心脾两虚致气血亏损 目得血而能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附于血。血随气行。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久思伤及心脾,心神过劳,心阴暗耗,以致心脾两虚,血脉不充,心失所养,心脾虚则气血亏损,目系失养而致失明。

6.肾虚肝郁致目失精养 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目系通于脑,为精血所养,目系属肾,需赖肾精的濡养,其充实则目光有神;如果肝郁日久,久郁致虚,郁久伤肾,肾精亏损,加之郁怒或心情不舒,以致肝气郁结、肾阴亏损,导致肾虚肝郁,玄府郁闭,津液短少,阻遏神光,则生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