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眼与肺的关系
2025年08月10日
五、眼与肺的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曰:“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肺主气,肺气旺盛,全身气机调畅,五脏六腑精阳之气上输于目,目得其养则明视万物,肺气不足则脏腑之气不充,目失所养则视物昏暗,故《灵枢·决气》曰:“气脱者,目不明。”陆师认为根据眼科辨证的五轮学说,白睛为气轮,为肺所主,病变部位多在眼前部的结膜、角膜、巩膜组织。肺气充沛,肺阴充足,则白睛色白而润泽。当风热犯肺,则可出现白睛红赤,球结膜充血、水肿,结膜囊分泌物色黄而黏稠;巩膜结节形成多为肺热郁结,气血瘀滞,如巩膜炎白睛红赤隆起辨证多为肺胃热盛,治法采用清泻肺胃热邪、活血化瘀,用生石膏、知母、天花粉、贝母等。巩膜偏蓝色、变薄多为肺气不足或脾肺气虚。
肺主气,统管一身之气,肺气调顺则水谷精微能顺利地输布全身,保证眼部的正常生理活动。肺主表,肺气充足则体表肌肤腠理紧密,卫外功能强,外邪不易入侵,眼部亦不易外感。肺气有通调水道、调节津液的功能,可使津液输布全身,下达膀胱,使水液不致停留体内为患。当外感风寒或风热则首先犯肺,外感风热眼病以充血为主,眼屎黏稠,伴见恶风发热、口干等;外感风寒,肺气不宣,以组织水肿多见,涕泪多而清稀,全身可见恶风怕冷、肢寒、舌淡苔薄等,临床常见于急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等。病程日久,耗伤阴液,肺阴不足,则眼部常干涩,易感外邪,感受风热后结膜充血一般不严重,或局限,病人自觉症状不重,临床多见于疱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等。
综上所述,陆师在长期的眼科临床实践中将现代眼科检查与传统的脏腑辨证、眼科五轮辨证及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有机结合,开创了崭新的中西医结合辨证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王菁)